多巴胺让我们沉迷上瘾,内啡肽让我们年轻快乐……问问自己,你想要哪样?

近日听逻辑思维,罗振宇讲了一个新颖的观点,叫做“摆脱多巴胺,追逐内啡肽。"听起来实在有趣,今天就以此为题,涂鸦一篇吧。

多巴胺,是一种脑内分泌物,是一种神经递质,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情绪,起着奖励—激励行为的作用。简单来说,你想要什么,得到了,身体就会分泌多巴胺,让你快乐。而它的副作用也非常显著,它会让我们成瘾。

内啡肽,是体内自行产生的一种内源性肽类物质,有镇痛作用。简单来说,当你做某件事非常痛苦时,身体就分泌内啡肽,让你不那么痛苦,这是一种补偿机制。

多巴胺是一种即时满足,这种爽、快感是比较易得的,追个剧、刷抖音,大脑立马就会分泌多巴胺;内啡肽是一种延迟满足,它的分泌是吝啬的,一般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才能获得。

多巴胺是在亢奋的状态下获得,比如“黄、赌、毒”;内啡肽在放松和宁静的状态下也能获得,比如瑜伽、冥想。

多巴胺分泌之后一般会急剧下降,人易陷入空虚和焦虑,而要排除这种空虚和焦虑,只有再重复以前的行为。但因为耐受性阀值的提高,要想获得之前一样的多巴胺,必须加大“剂量”,俗称为“上瘾”。

内啡肽分泌后会相对持久,人也会上瘾,比如有过长跑经历的人都会知道,在跑过“极点”之后,一段时间人会觉得神清气爽,这是内啡肽分泌的结果,这种感觉人也是会上瘾的。所以有人一日跑马,终身跑马。

多巴胺奖赏通路的本质是奖赏,而不是快乐。多巴胺的效用产生于期待奖赏,而不是获得奖赏。多巴胺所带来的是渴望和幻想。可以对比一下现在的手机上瘾,我们很多时候只是在不停的点开“下一条”,即使很累也舍不得放开。这就是多巴胺的奖励机制在告诉你,“下一条会很爽”,当你强迫自己放下手机,你会觉得很焦虑,多巴胺只是让我们对下一个充满期待而已。

以赌博为例,赌博的成瘾机制就在于让人误以为“下一把我一定能赢钱”,然而并不,从长期来看,赌博的目的就是让赌徒输得精光。一遍遍地刷微博、知乎的过程中,我们真的很开心吗?显然不是。我们只是在寻求奖赏,我们只是被兴奋着的奖励系统奴役驱使而已。如同沙中觅水,在干燥无比无穷无尽的沙砾中苦苦汲取那并不存在的水分。那种对快感的追求是一种“渴”,在沙漠中不断翻寻水分,反而越来越渴。

内啡肽则不同。内腓肽可以帮助人保持年轻快乐的状态,所以内腓肽也被称之为“快感荷尔蒙”或者“年轻荷尔蒙”。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罗杰·吉尔曼发现,人体产生内啡肽最多的区域以及内啡肽受体最集中的区域,居然就是学习和记忆的相关区域,因此内啡肽可以提高学习成绩,加深记忆。

内腓肽能够调整不良情绪,调动神经内分泌系统,提高免疫力,缓解疼痛。在内腓肽的激发下,人能顺利入梦,消除失眠症,并使人的身心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中,让免疫系统实力得以强化。

内腓肽可以对抗疼痛、振奋精神、缓解抑郁:还能让我们可以抵抗哀伤,创造力勃发,提高工作效率等等。它使我们充满爱心和光明感,积极向上,愿意和周围的人交流沟通。

在上瘾行为中,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耐受性阈值的提高。所以吸毒的人需要持续提高剂量,才能获得与之前相同的感受。我相信大家都有过在成瘾快感(玩游戏、沉迷上网、通宵看刺激的电影等)过后巨大的后悔、空虚感、失落感。觉得自己浪费了时间,没有做正事。

与之相反,禁欲反而能让人快乐的,其根本原理是耐受性阈值的降低。禁食一天,味觉变得更灵敏,吃到嘴里的食物味道可被放大。不但跑步、爬山、打太极拳等运动会提高内啡肽的分泌量,冥想、静坐、瑜珈等修行也会提高内啡肽的分泌量。内啡肽的产生是体力和精神双重努力的结果,它带给我们的欢愉,宝贵而稀少。

怪不得有人说:年少只知多巴胺,中年才懂内啡肽。让我们摆脱多巴胺,追逐内啡肽吧。

作者简介:刘丽娟,新阳光2020初级研修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你听懂专家的解读了吗?生活中的你,更多的是在追求多巴胺,还是内啡肽?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责任编辑:李慧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