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报名竞选班干部了吗?小学生竞选班干部,家长该扮演啥角色?

新学期开学快一个月了,岛城各学校开始选举新一届的班干部。“你家孩子报名竞选班干部了吗?”成为最近一段时间家长圈里的热议话题。

出场嘉宾:

蒋文: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班主任、青岛市十佳辅导员、青岛市教学能手,市南区首批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现任青岛市实验小学教师,担任班主任25年。

熊小莹:青岛南京路小学心理咨询师,市南区教学能手,青岛市中小学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青岛市关爱心理热线接线专家。

问题一:一二年级是否设班干部?

露露今年刚上小学一年级,“妈妈,是不是我在学校表现好就可以当班长,管其他的同学?”上学路上,露露的一句话让妈妈记忆犹新。眼看开学已经快一个月,露露班里好像没有选班干部的迹象,露露妈妈不太好意思问班主任,但她很想知道“一年级会选班干部吗?班干部设置哪些岗位?是自己推荐还是老师任命?”

蒋文:因为一二年级的孩子年龄尚小,自我管控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孩子在一二年级的时候班里没有设置班干部。有的学校老师会让班级同学轮流当小班长,做一些力所能及为班级服务的工作,同时也逐渐培养孩子们的服务意识。从三年级开始设立正式班干部。班干部都是经过竞选演讲,同学们民主投票选出来的。

问题二:孩子互相“拉选票”该制止吗?

“为了竞选班干部,同桌送给我一张新的课程表,还有一根棒棒糖,他说他想当体育委员,等投票的时候让我投他一票。”上三年级的可可说自己也想“送礼”给其他小朋友,因为她想当文艺委员。

蒋文: 现在的孩子能力强,都有当班干部的热情,班主任老师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除了传统的班级岗位如班长、学习委员、体育委员外,还会设立很多其他班级岗位,比如图书管理员、各科课代表、班级电器管理员等等,目的就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当班干部的经历。如果孩子认为自己胜任哪项工作,而班级又没有设立这个岗位,还可以自我推荐。蒋文老师告诉记者,目前不少学校推行“积分换职位”模式,就是用尽可能多的方式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问题三:家长“提要求”老师怎么办?

“自从新学期开始启动班干部和中队干部选举以来,家长各种打招呼的都来了,甚至小队长也有家长打招呼的。”某小学一位三年级班主任告诉记者,在选举过程中,还出现了报班长、中队长职务的一大堆,而劳动委员没人报的现象。面对家长的“小要求”,老师该怎么做?

蒋文:竞选班干部一直以来都是个比较敏感的话题,班主任老师能做的就是尽量公开民主。选班干部是要进行竞选演讲环节,同学们现场投票,现场公布结果,有的班级还会要求家委会成员,现场观摩竞选全过程,目的就是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孩子竞选班干部。“我们希望家长和孩子有一个好的心态对待班级管理和服务工作,积极参与,每个岗位都是有价值的岗位,无论当选还是不当选,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成长了,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就是收获。”其实,孩子是否能够当选,主要取决于孩子自身的能力,以及在班级同学中的威信,家长要充分相信孩子,学会放手。

问题四:孩子竞选家长应扮演啥角色?

市民黄女士给孩子定的目标是竞选班长。“我为什么让他去竞选班长?一方面是班长可以锻炼孩子的领导能力,另一方面如果班长选不上,老师还可能给安排个小组长或课代表,这样比较‘保险’。”“这次竞选班干部需要上台演讲,孩子的演讲稿我和她爸爸反复修改了几次,听说有的家长还专门请了人给自己的孩子做培训。” 另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家长应该在这件事上扮演什么角色?如何把握度?

熊小莹:之所以有的家长会过度关注,一方面有的家长把孩子当上班干部作为自己教育成功的一种呈现;另一方面家长,对于孩子面对挫折的能力与情绪管理能力没有信心。

在度的把握上,建议从尊重孩子的选择和接受孩子的失败开始。孩子参不参与竞选、想参与哪个职务的竞选都是孩子的事情。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分析每个选择的利弊,最后的选择权还是要留给孩子。焦虑情绪对于解决问题是没有任何帮助的,所以当孩子做好准备以后就放平心态迎接结果。班干部的竞选有的时候是对一个孩子的综合性考验,很多学习好品行端的孩子未必能竞争上自己心仪的岗位。面对失败,请家长把它当做一节学习应对挫折的课程,平心静气的面对,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找到努力的方向。成功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笔直向前,珍惜孩子在成长路上的每一次的挫折,做孩子最有力的后盾与支持者。

问题五:孩子竞选失败家长如何安慰?

“在参加竞选班干部这件事上,孩子的积极性挺高的,作为家长肯定也是鼓励为主,不过我更担心的是,如果孩子没选上,肯定会很失落,到时候我该怎么安抚她。”孩子上小学四年级的杨女士对记者说。

熊小莹:这相信是每一个家长都会担心的事情,竞选班干部这件事情考验的是综合能力,尤其是与人交往方面的能力。这个能力很难在家庭中训练与观察,所以家长们会觉控制不了、拿不准。那么,如果孩子真的没有选上建议三步走。

第一步:接纳情绪。落选后有的孩子会失落、难过,有的孩子会很沮丧很挫败,有的孩子甚至觉得自己什么也不是而拒绝上学。这个时候家长温暖的怀抱是对孩子最好的支持,听孩子的抱怨、允许孩子哭泣,在孩子发泄情绪的时候先不要急着讲道理,而是充分的让孩子说,其实只要这一步做的充分很多孩子可以迅速的走出来。第二步告诉孩子,你为他能勇敢的去竞选而感到骄傲,让他看到虽然落选但是依然有同学选了他,想一想自己身上什么品质赢得了这些同学的支持。通过在失败中寻找成功,在重树信心的同时,训练了孩子的正向思维的能力。第三步寻找未来的方向。当孩子的情绪完全平复后,再和他一起复盘这次竞选,看看自己失利的原因可能是什么,自己未来的目标是什么,每一次挫折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好好珍惜,好好利用。

问题六:孩子不服气家长怎么办?

“我不喜欢***,但这次班干部竞选她当上了班长,我很生气,以后她说什么我偏要和她对着干。”家长该如何处理此类问题?

熊小莹:孩子也有自己的好恶,因此有不喜欢的人特别正常。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人,孩子更多的是看到对方的缺点与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对方当了班长,孩子来会觉得生气、感到特别不公平、甚至会嫉妒,所以会说自己和她对着干。作为家长首先是接纳孩子的情绪。人们在情绪里是听不进道理的,所以当孩子在说这种气话的时候,先不用急着跟她讲道理,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不满,也不需要认同,只要看着孩子微笑点头就可以。

其次帮助孩子认清现实。当孩子情绪平稳后,可以和她假设一个情境,如果是你喜欢的班长你会怎么做,结果是什么?如果和班长对着干,你要怎么做,结果是什么?告诉孩子,一个人独立作出自己判断最重要,不能受自己不喜欢的一个同学的影响,而刻意改变。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最后,换一个角度去看自己不喜欢的班长。当能和孩子处理好上面两个问题以后,可以告诉孩子,很多时候我们对一个人的看法,会受到自己内在的影响,也就是你觉得她不好就会越看越不好,她所有的行为你都会进行负面的解读。如果你换一个欣赏的角度去看,你就会发现她更多的好地方。(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宋振涛)

责任编辑:杨海涛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