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海新闻记者援藏日记98 | 天路之阿里大北线

时间:2022年1月26日

天气: 1℃/-4 ℃   晴

天路中的天路——317国道延长线。

在阿里狮泉河烈士陵园拜祭过孔繁森和李狄三等烈士之后,我们直接从狮泉河烈士陵园回返。详见援藏日记24:奔波1300公里,只为了……

前往阿里的一路上,我们紧赶慢赶,人困马乏,即便是习惯了西藏山路的藏族驾驶员们也对原路返回的道路有点打怵。最后,驾驶员们开了一个小会,一致决定从相对平缓的北线返回。无论从南线还是北线返回,都是1300多公里,路上要跑两天,但是走北线就不用再跨过之前那十余座大山,不用再走那些让人晕头转向的盘山路,不过缺点也很明显,也是我们来时没有选择这条路的原因——海拔太高,全程海拔都在4500米以上,且中途唯一可选择的休整点改则县城海拔在4700米左右。经过来时一路调整,我们基本适应了更高海拔,所以也鼓起了走这条路的勇气。这条路,俗称阿里大北线,其实就是成都经昌都、那曲到拉萨的川藏公路北线317国道的延长线,刚刚于十三五期间全线贯通。

空旷荒芜、地广人稀的317国道延长线两侧。

空旷荒芜、地广人稀的317国道延长线两侧。

这条延长线所经之处,更加空旷荒芜而又壮阔绚丽。过高的海拔导致生存环境恶劣、人烟稀少,阿里地区总面积高达34.5万平方千米,是山东省面积的两倍还多,但是人口却只有12万出头,而山东省人口却超过了一亿。阿里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区域之一,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0.35个人,简单的比喻就可以知道阿里的地广人稀:青岛市市南区有30平方公里,按照阿里的人口密度,就相当于在市南区辖区范围内只站了10个人!

2004年8月/2021年4月,317国道尼玛段。王挺/王建亮 摄

2004年8月/2021年4月,317国道尼玛段。王挺/王建亮 摄

在上一篇日记中,我曾经用了几张2000年王挺老师拍摄的老照片。王挺是青岛著名的传奇摄影人,从1989年自己骑着自行车从青藏线进藏、川藏线返回开始,曾经先后5次进藏,亲眼见证了多年来西藏天路的变化。他在日记下留言说:“这一辈子,走过的路算是多的,只是西藏就去过五次了。青藏线、川藏线、新藏线、南线中线北线、藏北……骑车、徒步、搭军车、乘卧铺大巴、火车,有一次从拉萨飞出来……无他,就是喜欢青藏高原。年龄大了,已经不是说走就走的时候。感谢援藏的朋友,几乎天天发来关于西藏的图文,每天都能看到西藏向好的消息,看到西藏的巨变——路的变化就是一个缩影。2000年我到拉萨后去阿里,那年雨水大,道路几乎阻绝,从拉萨去阿里的长途车停运,只能四处打听搭车去,后来找到一辆去阿里的大巴。那是唯一的一辆从阿里发过来的大巴,它从阿里开到拉萨用了10天时间,在拉萨卖票满座后再返回阿里。那时去阿里的路真是烂得不行,我们这车走了12天,爆了13次胎才晃悠到狮泉河。看看现在这乌光锃亮的柏油路,真是难以置信。要想富,先修路,西藏的公路铁路一个劲地延伸,这就是发展的最好说明。感慨!”

2000年8月,措勤附近路段。

2004年8月/2021年4月,317国道延长线羌塘段。王挺/王建亮 摄

王挺2000年从拉萨去阿里,前三分之一路程走的就是上一篇说的南线,从拉萨经日喀则到昂仁县的桑桑镇附近,当时因为往下的南线路途不通,就从桑桑镇附近北上措勤县,擦过尼玛县的边进入阿里北线,经改则县、革吉县进入噶尔县,最后到达狮泉河镇。这段路程全程有1600多公里,当时王挺乘坐的大客车整整走了12天!王挺说,当时有的时候是赶路到半夜才能住下,但通常往往是司机开车只走了半天就停下来住宿,车上人还有怨言催着赶路,但司机说要是赶路的话,就赶不到下一个能住宿的地方,住在车上更危险,万一有人高原反应更不好办。而现在,从狮泉河只需要两天就能赶到日喀则,再加半天就能赶到拉萨。

羌塘高原道路上常有的搓板路。

原本平坦的路面沉降变形后,把两侧的护栏都带着弯曲变形了。

每一段沉降路面前都会有长长的刹车痕迹。

阿里北线这一路段,全线起伏平缓,不必再穿越一众高山深谷,要是恍惚中忽略了高原反应,那便俨然以为到了内蒙古大草原。在这里修建公路面临的最大挑战,实际上在地表之下。藏北高原的多年冻土区和季节性冻土区到了冬季会岩土膨胀、地面隆起,夏季则冻土融化、路基沉陷,严重时甚至如同一团稀泥,成为修建公路的最大难题,这也是这段延长线前几年才修好的重要原因。而且,黑色沥青公路路面吸收、积聚热量,还会加速冻土融化,路面变得坑坑洼洼、高低起伏,车行其上颠簸异常,这便是人们常说的“搓板路”。阿里大北线常有搓板路,而在高原平路开车,视野容易变窄,同时也容易麻痹大意,加上高原缺氧反应迟钝,更要加强警惕。我们一路颠颠簸簸,到了尼玛县还是没能躲过一段幅度较大的搓板路,坐在前排的我都被颠了起来,头在车顶上连续撞了好几次。这其实就是羌塘高原路面的常态。

羌塘,北方高平地,名副其实。

羌塘高原上的尼玛县,整个县城没有一棵树,因为种不活。

在海拔4500米以上,行驶在这样的道路上,很容易松懈出危险。

  点击观看尼玛县城VR全景


“羌塘”,意为“北方高平地”,其实就是冈底斯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以北、昆仑山脉以南的一片高原平地,南北最宽760公里,东西长约1200公里,包括几乎整个那曲市及阿里地区东北部,占青藏高原总面积的1/4。这里观感上就如内蒙古高原一般的大草原,但是平均海拔更高,在4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则在0℃以下,长年干燥、多风、缺氧。整个羌塘高原几乎没有一棵树,草也是稀稀疏疏的,真正称得上是“人类生存的禁地”。就是在号称“羌塘腹地”的改则县,让我深深体验到了缺氧的痛苦,一晚上憋醒了三四次,往往是在大喘气中醒来,又迷迷糊糊睡过去,就这样熬到了天亮。

先遣连精神发源地——羌塘腹地、红色改则。

羌塘腹地改则县城。

   点击观看改则县城VR全景


这里也是西藏和平解放的第一块土地。72年前的1950年7月31日,新疆军区独立骑兵师进藏先遣连为了西藏的和平解放,从新疆出发徒步翻越昆仑山脉,进行了一场史诗般的远征。高寒、缺氧、没有道路……无法阻挡先遣连前进的步伐。这支由7个民族、135名将士组成的连队,也成为了第一支踏上雪域高原的人民军队。1950年9月9日,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行军,先遣连到达阿里地区改则县,并继续向藏北腹地推进,于10月30日驻扎到海拔4571米、藏族群众较多的扎麻芒堡,在高寒、缺氧、缺粮、缺水、缺盐、缺药的情况下坚持到1951年5月28日后续部队到达,一守就是7个月。这7个月中,因大雪封山补给彻底断绝,战士们不得不靠打猎为生。面临饥饿、寒冷、缺少医药和食盐,许多战士患上了严重的高原病,不断有战士牺牲。据战士回忆,最多的一天,先遣连共举行了11次葬礼,有的战士刚埋葬完战友,就倒在了返回的路上。先遣连总指挥李狄三在病危之际,仍然拒绝使用仅有的1支盘尼西林,成了先遣连牺牲在扎麻芒堡的最后一人。就在狮泉河烈士陵园,63名进藏英雄先遣连烈士和孔繁森一起,永远被世人铭记。


英雄已不在,但英雄的故事将永远在雪域高原流传。(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王建亮)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