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3月16日讯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海湾新材料科技作为全市唯一的医废处置企业,主动担当、逆行而上,筑牢医废处置“防火墙”。自3月13日以来,海湾新材料科技收运处置医疗废物由平均每天40吨增长到100余吨。截至3月14日,海湾新材料科技已在莱西市处置百余吨医废垃圾。
这也是海湾新材料科技深入推进“作风能力提升年”的首场大考。近期,海湾集团“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正式启动,海湾集团上下积极响应市委提升年活动办公室和组织部联合下发的动员令,打响了疫情防控阻击战。
全力以赴逆行履职
3月14日晚上8点,已经忙碌一天的海湾新材料科技副总经理张学利及员工李德良、李典良3人,暂时搁下手头的工作,一边吃饭一边研究分析明天的医废垃圾收运工作。
连夜研究、连夜解决,有时候晚上只能睡3-4个小时,已经成为三个人近期的工作常态。
3月5日,莱西发生疫情,医废垃圾的及时收集运输,成为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环。3月9日,在接到封控小区生活垃圾被判定为医废、由海湾新材料科技负责清运的通知后,企业立即组成由副总经理张学利带队的3人小组进驻莱西市,现场协调和配合莱西市有关部门开展工作。
疫情来势凶猛、多点爆发,医废收集运输工作的难度之大远超想象。由于疫情始终处于变化的状态,短时间内对管控小区、定点医院行走路线等基础信息难以做到精准掌握,这给收集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收集流程的规范搭建,是他们必须面对并克服解决的第二个难题。为防止医废二次污染,国家及省市对收集和运输都制定了详细的法律及规定。收集之前必须由医废产生单位全部完成消杀,并使用专用的袋子进行包装后,医废处置单位方能接收并转运。
3月9日晚上,连夜与莱西市有关方面召开紧急会议,围绕精准收集转运等工作进行讨论研究,进一步明确双方的职责分工,规范医废收集转运工作流程,为加快推进医废处置工作奠定基础。
除了47家医疗机构,60余个封控、管控小区,还有22个隔离点1500余人,收集工作任务异常紧急和繁重。为了确保应收尽收、应处尽处,海湾新材料科技根据疫情发展进行车辆调配,特别针对莱西市区医疗废物转运时间紧、任务重的现实情况,调配40余部运输车辆前往莱西,全力以赴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中。
集团优秀共产党员、海湾新材料科技安全管理人员李德良介绍,3月9日-3月11日,海湾新材料克服时间紧、任务艰巨、运输人员不可控等重重困难,对医废垃圾实施24小时突击清运,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
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疫情多点散发,青岛市医废收集运输处置工作量激增。
3月1日-14日,海湾新材料科技共收集医废垃圾308车次,共计1071.32吨,其中新冠医废垃圾为101.65吨,分别比常规情况下增加61.3%、47%、2.18倍。
非常之时,需要非常之举。3月13日,在海湾集团召开的疫情防控工作紧急视频会议上,海湾集团董事长李明强调,海湾新材料要紧盯医废“收集、储存、运输、处置”各环节,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松懈心理,严格防范潜在感染风险,协同属地防控指挥部等相关部门,高效有序做好医疗处置工作。
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假如医疗废物焚烧装置出现突发故障或疫情产生医疗废物超过100吨/天的特殊情况出现,企业将启动现有的100吨/天的危险废物焚烧线。届时,处置能力可达到240吨/天,完全能够满足青岛市医疗废物处置需求。
医废周转箱的需求呈爆发性增长。海湾新材料科技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向全国各地紧急采购医废周转箱30000个。目前已经到货的22000个周转箱全部投入使用。同时,海湾新材料科技公司还在全市共调集运输车辆76辆,比平时增加近1倍,确保医废垃圾运输畅通。
在医废转运处置期间,企业开启医废快速通道,实现当日转运当日处置,避免了二次污染 ,在对专用通道消杀的基础上,开启扩大消杀作业面,确保疫情防控万无一失。(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伟)
责任编辑: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