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3月30日讯 近日发布的《崂山区“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在“十四五”期间建立起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结构优化、配置均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扩大优质健康资源供给,推动全区卫生健康事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实现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显著提升,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纵深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规划》提出,统筹推进区公共卫生中心建设,崂山区将大力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建成启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国际医疗中心、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医院,提高综合救治能力。
位于崂山区海尔路的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国际医疗中心项目今年初实现主体封顶,项目将进一步优化青岛市、山东省的高端医疗服务环境,有力提高青岛市高端国际医疗服务供给水平,为半岛地区、全省搭建高端国际医疗健康服务平台,打造医疗服务国际化的“青岛样板”。
位于松岭路以西、张村河以南区域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青岛医院项目,即将开工。这里将依托山东中医药大学优质资源,建设成为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智能高效、设施先进的集医疗、教学、科研、创新于一体的国内一流的现代化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院区)。
崂山区将按照每个街道设置一所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求,高标准建设金家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心、迁建北宅街道卫生院。探索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新模式,改变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由社区力量办的现状,加大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站扶持力度,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用房建设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由区属公立基层医疗机构延伸办,逐步形成政府办为主、社会力量办为辅的新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围绕中医药产业,崂山区将实施中医药“双招双引”战略,着力引进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加强中医药特色传承人才培养,实施中医药人才培养项目;加快全区国医馆覆盖率,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诊疗量占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总量比例;实施“中医药+旅游”战略,积极推广中医药国际健康旅游,将中医药健康服务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打造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实施“中医药+海洋”战略,发展海洋中药产业,在经略海洋中彰显海洋中药优势;实施“中医药+养老”战略,推广老年人传统运动项目,建立大型中医康养建设项目,打造中医医养结合高端品牌;实施“中医药+林业”战略,开展中草药规范化大规模种植,开发打造道地药材,推进中医药的现代化、产业化发展。(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衣涛)
责任编辑:刘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