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绿水青山!青岛:“十三五”以来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35平方公里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3月31日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治好一方水土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观海新闻记者从青岛市水务管理局了解到,“十三五”以来,我市扎实推进水土保持工作,全市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35平方公里,其中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46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6平方公里,水保生态建设品质明显提升。根据省下达目标任务,“十四五”时期我市计划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300平方公里。

近年来,我市积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通过科技创新、科学治理,突出“生态规划、生态治理、生态科技园区”三大建设领域,构建起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水源地保护等有机结合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护体系,市水务管理局组织实施了一批有一定治理基础、治理积极性高、预期效益好的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

留住绿水青山,首先从水土保持生态治理开始。根据新时期水土保持工作重点和要求,综合考虑青岛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水土流失现状,我市制定了《青岛市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基于水土流失现状分布,统筹考虑治理可行性、治理效益、治理能力等因素,确定重点治理规划片区。列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的,提前开展项目前期,确保及时完成实施方案批复。在具体实施中,强化规划设计指导和审核,重点做好治理对象和治理措施、生态修复和自然保护、水域治理和岸域整治、环境美化和乡村振兴等四方面结合,将系统治理、融合发展理念作为项目确定和开展前期的重要审核内容。在资金效益上,加强绩效考评,将评价结果与中央及市级补助资金额度挂钩。

在水土保持工作中,我市强化部门协作、系统治理。统筹协调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林业、农业等部门,分解目标任务,统筹整合小流域综合治理、土地整理、农田水利、农业开发、森林保护、植树造林等涉及水土保持的各项资金。突出“生态竞争力”发展理念,成功创建崂山区九水沟生态科技园、即墨区担山小流域、胶州母猪河小流域科技示范园等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既改善生态环境,又促进群众致富。此外,将人居环境整治、饮用水源保护、面源污染防治、美丽河湖建设等融入水土保持治理体系,推动生态资源转化为城乡发展、惠民富民的经济优势。(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吴帅 文/图)


责任编辑:王逸群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