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手机即可完成!青岛最大污水厂开启5G智慧巡检新模式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8日讯 “现场一切正常,已完成厂区巡检。”上午9时许,青岛水务环境首创瑞海有限公司运行车间巡视员韩友良通过对讲机,向中控室值班员报告。用了大约一个小时,他就完成了对李村河污水处理厂厂区35个巡检点、1209条巡检项信息的巡检工作。 “以前每巡检到一个工艺段,我都需要拿纸记录数据,现在只要将巡检手机在巡视牌上‘打卡’一下,就可以完成重要数据、设备故障等内容的上传,巡检系统覆盖面和信息量比之前提高了30%,这种智能巡检方式真是方便又快捷。”韩友良感慨地说。

由首创瑞海水务运营的李村河污水处理厂是目前青岛市处理能力最大的污水处理厂,汇水区域包含市北区、李沧区及崂山区的部分区域,污水处理日设计能力30万吨。2021年10月,李村河污水处理厂智慧水务系统开始试用5G智慧巡检,巡检信息可以同步透传,第一时间将现场工艺、设备等情况通过终端进行反馈。经过半年多的运用完善,目前该系统已完全达到了开发要求,正式开启污水处理巡检工作新模式,将推进青岛污水处理行业智能化升级。

一部巡检手机,不仅仅提升了巡检记录反馈的时间和效率,还能系统性地进行数据的汇总、分析,解决问题也更加便捷。“之前运行设备等出现问题需要打好几个电话反馈协调解决,如今巡检现场就能通过手机终端将问题反馈给中控系统,同步传送到相关部门,通过上传的图片,技术人员对故障进行直观的判别,大大节省了处理问题的时间。”巡视员赵连成说。

随手扫、随手巡、随手传、随手记、随手管成为智能化污水处理厂日常工作新常态。首创瑞海水务智慧巡检分别开发手机App和电脑端双重使用功能。其中手机端负责打卡任务、收集上报信息和初次处置功能,着重快捷时效和移动使用功能;电脑端负责巡检任务的调度以及工单的后续分配、处置、完成情况填报等功能,着重工作流程操作和信息记录保存。智慧巡检系统涵盖了全厂工艺、设备设施、电气、仪表、自控、环境、安全、构筑物八大类别巡检信息,布设35个巡检点、包含49个工艺区段、1209条巡检项信息、38个抄表项。先进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FC芯片打卡模式,解决了如安装路线置于室外的二沉池、啤酒废液安装空间受限和夜间打卡光线的限制问题。将工单处理职能ID个性化、极简化、快捷化,大幅度提高了办事效率。

在信息整合利用阶段,如何整合和延展完整的信息流是一个难啃的“硬骨头”。首创瑞海研发团队对巡检产生的信息流带来的次级效应进行分析,将信息流拆解成大类工艺综合信息和设备专用信息,共完成1693台在用设备分类登记。采用维修电子台账替换传统人工记录本,为设备信息的横向贯通创造了空间和条件。继智慧巡检后,研发团队紧扣“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要求,以更高要求锤炼作风,提升能力,正通过探索巡检信息与中控室监控信息的合流,逐步推动污水处理厂管理控制全过程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实现污水处理厂的闭环控制。

截至目前,5G智慧巡检系统应用后,首创瑞海水务已完成污水处理5275万吨,经处理后的水均优于地表类IV类水标准,用于李村河河道生态补水2751万吨,在自动化运行和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实现污水厂节能降耗、节约劳动力,促成管理效率的全方位提升。对于建设智慧型水厂、推动污水管理数字化转型升级具有实际指导作用。(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吴帅 通讯员 郭佳 孙轶)

责任编辑:岳文燕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