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老区看新貌丨老区精神代代传 闽山闽水物华新

福建是革命老区之一,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八闽儿女和老区人民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新中国从未忘记老区人民所作的贡献,持续对老区发展给予大力支持。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支持福建的革命老区发展。如今,福建老区这片红土地上,一幕幕新时代发展场景令人振奋,“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高质量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走进福建龙岩市新罗区的中央苏区金融街,不少市民游客正在这里看展览、逛夜景、尝美食,这条依托共和国金融摇篮——闽西工农银行旧址、毛泽民旧居(隐泉书院)等红色旧址打造的文旅融合特色街区,成为了龙岩市中心城区新晋的“红色打卡点”。项目运行方负责人邱丽莉介绍:“我们这个街区目前打的品牌就是‘五红’街区。党建红、街区红、百姓红、经济红、文化红,把红色文化很好地保护、开发以及传承。”

共和国金融摇篮——闽西工农银行旧址

近年来,龙岩市持续发挥“红古田”品牌效应,依托古田红色资源优势,串联全市红色文化资源,开展“走红军路、唱红歌、吃红饭”等红色教育培训;突出“红色+客家人文”“红色+绿色生态”“红色+文化遗产”等“红色+”品牌,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红色研学,壮大红色文化产业,让红色文化入脑入心、生生不息。

古田会议会址

据统计,去年,仅古田红色教育培训就接待学员约3.3万人;古田旅游景区接待游客约173万人次,带动旅游综合收入7.78亿元。龙岩市古田会议纪念馆馆长黄光礼介绍:“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来自全国各地到古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客人越来越多,为我市红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革命老区要振兴发展,培育壮大特色富民产业是关键。远近闻名的沙县小吃不断创新,最新推出速食产品,还定期提供免费的制作培训,建立中央厨房。沙县小吃从业者魏晓燕说:“经营品类上多样化,让更多外面的人可以品尝到沙县小吃。”

沙县小吃城

标准化、连锁化统一管理,数字科技赋能,20多年来,曾经品质参差不齐、被人诟病的沙县小吃,已转型为国际品牌,开到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品种丰富的沙县小吃

2021年,沙县小吃产业的年产值超过530亿元,带动了30多万人就业,沙县全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6000多元。沙县小吃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张鑫说:“我们将按照连锁化、国际化、产业化、标准化、数字化的‘五化’发展战略,推动沙县小吃产业发展,继续引领风骚。”(总台记者 刘涛 公海泉 陈庚 福建台记者 林露)

责任编辑:刘聪聪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