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6月10日讯 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一定要干、把握干准、奋力干实、干成一流!在青岛市新闻办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解读《关于高质量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意见》的第二天,今天上午,全市高质量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现场培训会议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对参与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的各区市、镇街、村庄等负责人进行培训,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加快建设。
观海新闻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我市各区(市)已有20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申报青岛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青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起步良好。
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山东“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重大使命。齐鲁样板应当是蕴含先进理念和先进打法的具体场景,应是承载可学、可看、可复制的生动实践。建设示范片区就是青岛的抓手和青岛的打法,通过对标全国全省一流,高质量打造乡村振兴的实践场景,高水平培育全国全省的示范典型,创出具有引领性、示范性的制度成果,从而趟出齐鲁样板的青岛路径。
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目标,作为“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市情农情,可以说,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际大都市的现代化。而在这么大地域,平均用力、齐头并进乡村振兴,很容易造成资源要素投入的“摊大饼”“撒芝麻盐”。通过建设示范片区,集中优势兵力、集聚资源要素,打造出示范样板,再复制样板,扩大战果,积小胜为大胜,从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不但如此,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还承担着共同富裕试验田的重任。通过赋予更多的改革试点,探索激活农业农村多元价值的方式方法,打开农民增收和集体增收的空间通道,先行一步打造未来乡村的现实场景,从而引领全市对标跟进,形成促进共同富裕的“蝴蝶效应”。
会上要求,各区市一定要想在实处、干在实处,逐项研究推进办法,逐项督导落实达标,确保示范片区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产业发展要有新突破,每个示范片区必须全力打造一个联农带农富农的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各显其能,既可以通过工商资本引进,也可以通过自身培育,关键要有新内涵,关键要在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产业融合、产村融合上有新举措,让农村和农民更多分享产业振兴红利。环境改善要实现新提升,系统推动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项目向示范片区倾斜,科、教、文、卫、体等公共服务资源向示范片区延伸,积极开展服务进乡村、文化进乡村、艺术进乡村等活动,拓展乡村发展新空间。要素激活要蹚出新路径,摸清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等底数,并建立闲置资源台账,逐一研究激活办法;探索宅基地平移、退出、收储等路径,稳妥闯出具有青岛特色的农房更新路径。乡村治理要创出新模式,积极探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新举措,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培育一批具有说服力和引领力的先进典型。强村富民要取得新成果,要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强村富民的突破口,继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支持集体经济组织跨村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在更大范围整合资源、凝聚合力,抱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会上强调,建设示范片区是新发展阶段我市乡村振兴的重大工程,在推进过程中,策划规划要体现高标准引领,建设资金要实行多元化投入,人才人气要增进多维度支撑,工作机制要强化多方面保障,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因素,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把这项重大工程干成精品工程、一流工程。
会上,下发了《青岛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导引》和《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规划建设中应把握要点》两个文件,西海岸新区杨家山里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作经验介绍,专家进行授课。(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晋)
责任编辑: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