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现场的这个小纸包,萌化了老师的心……

“千万到 su she 再打开……”

9月3日,青岛城市学院2022级新生报到的第二天,参与当天迎新工作的一位教师在服务执勤时,于校园内捡到一个长相有些奇怪的“信封”,打开一看,里面有一张小纸条,还有一张经过认真折叠、对折工整的百元钞票。看着小纸条上歪歪扭扭的几行字,执勤教师先是因其稚嫩萌巧的表达而会心一笑,接着又因其姐弟情深的自然流露而戳动了心坎,禁不住湿润了眼眶。

“姐姐,从小到大我们都在一块,如今你要走了,我给你100元,你买点好吃的!好好学习,以后给我买(好)吃的——不要太想我 你的弟弟。”

这是一张用游戏纸牌外包装客串的“信封”,信封上面贴着一张用记号笔写的内容,从外观到内容再到字里行间,不难分析出这位“弟弟”应该是做了长足的准备,又显得临时仓促。他应该是早早准备好了写给姐姐的这封信及那100元现金,并早早存放到自己喜欢的游戏纸牌包装里,只是姐姐启程让他感觉突然,遂仓促写了封面上的内容,有些汉字因掌握比较生疏只好用拼音替代。

“当时我在校园巡逻,随时准备为需要的同学服务,突然看到前面地上有一张纸,整个校园应该不会有一张废纸落地的,所以赶紧加快脚步上前捡起来。捡起来后,发现它又好像一个装有什么内容的信封,上面的引导词很有趣,歪歪扭扭的汉字混杂着拼音,我想别是什么恶搞的不良信息,所以我就打开看了看,结果看着看着就被感动了……真羡慕这位‘姐姐’,也祝福这位‘姐姐’,我想他们一定有幸福的家庭、良好的家风。”捡到这个小纸包的教师说。

“我们已经开始寻找这位‘姐姐’,一定把‘弟弟’的这份真挚的心意带到。” 青岛城市学院相关负责人说,通过这封信的内容不难看出,这位“姐姐”应该还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信封。“我们已经在新生班级群里下发了‘寻物启事’,估计这位‘姐姐’看到了可能没在意,她应该没想到自己平时大大咧咧的‘弟弟’竟然还会有这么‘铁汉柔情’的一刻。”该负责人会心地笑着说。

优化迎新流程,让新生报到更有温度更有速度。这是今年青岛城市学院的迎新主风格。

观海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和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迎新中,青岛城市学院突出疫情防控工作的科学性、严谨性,强化迎新服务工作的精准化、细致化,通过优化迎新流程,出台便捷举措,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在师生家长的密切配合和学校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下,2022级新生报到工作平稳有序。

按照防疫要求,今年新生报到家长不能和孩子一起入校,为此,青岛城市学院专门安排了摆渡车和志愿者帮助运送行李,一站式直达宿舍区。

“虽然早在班级群里了解到会有摆渡车和志愿者帮着搬运行李,但我带的行李太多,大包小包八九个,家长不能入校,来的路上还是有些担心,结果一到校门口就接到了师哥师姐们的志愿者服务,专车托运行李,师哥师姐帮忙运送,瞬间松了一口气。此外,校园里各种创新友爱的展牌标语,各学院的花式迎新活动,也让我感受到了来自学校的热情与温馨。”一名新生对记者说。

由于随录取通知书寄送的入学须知无法容纳所有信息,加上部分信息如疫情防控要求会不断调整,建立统一、全方位的迎新信息服务平台显得尤为重要。对此,青岛城市学院采取“数字化迎新”方式,建立线上报到平台,将迎新工作关口前移,实现信息提前发布、网上手续办理,利用信息化手段来解决迎新报到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到校前,新生通过线上报到系统便可完成信息填报、身份核验、在线缴费、在线选宿舍等流程,完成网上预报到,并通过微信公众号、QQ群等渠道获取入学攻略、报到须知等资讯,提前了解学校、熟悉学校。到校时,可快速完成线下报到环节。

“同学,请测一下体温。”迎新现场,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引导下,新生们通过测温,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绿码、行程卡,扫描青岛一码通后进入校园。

由于前期新生都已在线上完成了缴费和选宿舍等项目,原本复杂的报到流程变得非常便捷,有效避免了扎堆聚集现象,“数字化迎新”在保障校园安全的同时,更能做到精准管控,让迎新服务更人性化、更周全周到。

今年青岛城市学院将迎来5000余名新生,报到期为9月2日至5日。

关于那个温情小纸包的故事,我们将继续关注。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杨海涛 通讯员 刘鸿滨)

责任编辑:杨海涛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