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耀岛城·礼赞模范 | “山东好人”李宁:深耕污水处理产业,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9月4日讯 今年41岁的李宁是国电银河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入行17载,他将“一汪清水,潺潺长流”作为自己的信念,扎根一线,不懈钻研,和水环境“较劲”,用实际行动实现了污水复清流。近日,李宁获评第125期“山东好人”。

2005年,刚入行不久的李宁就通过不断钻研印染废水处理技术,在出水稳定达标的基础上,实现节能降耗,月节约电费约5万元、吨水成本下降约0.2元。2008年,李宁负责所属项目公司出水达标、设计研发及节能降耗工作,顺利完成滕州项目加药技改、国电银河所属7个项目空气悬浮风机节能技改、德州项目斜板沉淀池改造转盘滤池等相关工作。2018年,作为技术中心的主任,李宁主持完成所属项目镰湾河、诸城、曹县、单县、济宁、德州、滕州污水厂出水提标改造方案,完成出水类五类、准四类提标改造方案设计,实现出水标准更高、水质更优、更为节能减排的目标,为当地的水环境改善作出贡献。

入行17载,李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取得10余项发明专利成果,其中2项专利已进行成果应用,实现COD减排1357吨/年,氨氮减排237吨/年,总氮减排1240吨/年,总磷减排20吨/年,累计负责处理污水16亿立方,节约电费、药剂费成本3000余万元。

2014年,李宁主持建设公司安全生产教育基地,结合实际改造现场设备,设立了有限空间作业演练操作台等一系列设施,降低了现场设备操作风险,为员工们的人身安全上了一道“防护锁”。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李宁迅速成立疫情防控技术指导小组,作出疫情形势下污水处理的方案部署。他连续三个月压缩睡眠时间,日夜坚守在疫情处置和防控工作前沿阵地,全力以赴开展疫情下一线项目工艺稳定运行、出水消毒灭源等各项工作,深入一线配合环保部门每日取出水化验粪大肠杆菌指标工作,并根据现实情况调整一线项目工艺,确保各水厂的稳定运行及出水达标,形成了既全面防范控疫情,又坚守岗位保生产的工作模式。

李宁在工作中善于总结工作经验,通过一系列技术改造措施,2021年完成了黄岛、滕州项目的碳源投加替代项目,引进复合碳源替代原有传统的葡萄碳源,每年节约碳源费用1000余万元。他利用丰富的水务设计研发及节能降耗方面经验,实现了行业内公认的难降解废水如医药中间体废水、香精香料废水的稳定化达标排放。另外,他主持发明诸城项目AAO节能降耗操作法,日均节省约电量5000度,节省电费10.66万元。(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琪琪)

责任编辑:李婧菲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