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非遗】何辞坚冰鉴丹心——高家糖球

青岛糖球制作技艺

——山东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青岛糖球制作技艺主要分布在青岛各区市以及周边地区,鼎盛时期有糖球制作作坊、艺人等数以百计,还出现过像李家沙沟村这样集中制销糖球的村落。近年来,随着与各地区和国家产品、技术、人才的交流,青岛糖球制作技艺也流传到了济南、深圳、哈尔滨、韩国等地区。

糖球的起源要追溯到宋朝。吴自牧《梦梁录》记载宋代已有“糖葫芦”。清朝年间糖球在各地盛行,茶楼、戏院、大街小巷到处可见,已成为我国传统小吃。青岛的糖球制作技艺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的糖球制作方法,另一方面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1898年,德皇威廉二世正式命名胶澳租借地的市区为青岛,如此,原本只有大约三百户人家的渔村一时间成了当时远东最热闹的建筑工地。这吸引了很多人来到青岛谋生,其中一些难以为继的,就做起了卖糖球的小生意。一时间糖球售卖在青岛遍地开花,激烈的竞争和糖球时令性的特点促使糖球制作技艺不断创新。

20世纪90年代之后,青岛糖球制作技艺的发展开始依赖于一个更大的舞台——青岛海云庵糖球会。在糖球会上,各个糖球制作者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满足市民不同的需求,糖球制作技艺日臻丰富。现在,糖球制作已经发展成一个产业,出现了高家芝麻糖球、李府家糖球、傻二甘栗糖球、赖家糖球等20多家糖球制作厂家,各家糖球相互吸收、借鉴,使得糖球技艺也在不断更上一层楼。

糖球制作技艺是在青岛城市建设的历史背景下发展的,因此糖球制作技艺的发展史也就是青岛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历史,具有较强的历史价值。在青岛,糖球已经完成了自身功能的转化,从一个传统小吃食品变成了一个节日食品、祭祀食品、餐桌食品、馈赠佳品,成为像水饺、月饼等一样必不可少的食品,成为青岛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责任编辑:张慕鑫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