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造·青岛有礼”-大咖说⑭|侍锦:产业化引领,增强胶东手造发展“源头”动力

【开栏语】

钟灵毓秀的齐鲁大地上,蕴含着丰富的手造产业,种类丰富、品质上乘,如同一座令人目眩的传统手工艺宝库。山东的岱青海蓝间沉淀着文化,一陶一瓦里都藏着故事,胶东手造更是山东手造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青岛贝雕、烟台银壶、潍坊风筝、威海大花饽饽、日照黑陶……一方水土养一方风物,胶东地区拥有33家“山东手造·优选100”首批“山东手造”优质单位,一针一线、一钉一铆都写满了胶东文化的传承,为手造产业注入独特的灵魂……“胶东手造”从岁月沉淀走来,串联起文化传承的针脚,也蕴含着产业发展的新活力。

关于“山东手造”,听听大咖们怎么说。

本期我们采访到的是青岛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侍锦,听他讲述对于胶东手造以及手造文化产业的见解。

侍锦

青岛大学教授,青岛锦绣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

今春开年,侍锦及其团队就为这次“锦绣非遗西南行”做好了准备。

走黄河、看山东、进胶东,这是侍锦带领团队深入全国各地系统考察非遗“双创”转化和市场化发展的第三年。“从新开始,准备好装备、证件、地图和咖啡,一切就绪,随时出发”从五彩黔艺到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再到乌当香纸沟、镇山古镇、青岩古镇,一路走来侍锦及其团队收获满满,对非遗文化、手造文化有了全新思考。

现代化、生活化

助推手造“活态”传承

传统手艺只有在生活中呈现,才能做到最好的传承。时代生活的变换推动着传统手工艺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想要传统手工艺文化回归民众、回归生活,让手造“活”起来,就要开展好手造的生产化、生活化,手造不再是束之高阁的“时代藏品”,而是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时代印证”。

苗银首饰、蜡染丝巾、葫芦茶壶……此次“非遗之旅”让侍锦在特色手造艺术产品的文创开发、售卖方式、打造沉浸空间上有了更新的认知。走进贵州的苗银博物馆,苗银的历史、特色、区域风格介绍便映入眼帘,随着楼层的升高,还可以看到苗银的鉴赏、鉴定,特色苗银首饰售卖;博物馆整体对苗银传统手工艺文化的开发融入了空间打造、民族特色产品开发、现代环境消费结合,这种更加新颖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是对手造最好的“活态”传承。

在侍锦看来,现代化、生活化是手造传承的必由之路。传统和民间的手造作品要想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要用现代社会新的语言,现代人的审美来进行重构,在这个前提下,才能把传统文化、传统符号以时尚的语言呈现在人们面前,才符合当下时代的需求。

市场化、产业化

增强手造发展“源头”动力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手造产品的需求也从实用性为主的手工艺产品转向更加富有文化内涵和美学意味的生活艺术品,手造产品的销售也逐渐趋向时尚化。传播手造文化、发展手造经济,市场化、商业化是手造发展的“源头”动力,只有通过商业流通环节,手造产品才能更多地来到人们生活中,让优秀的手工艺文化真正成为人们美学生活的一部分,更好地生存、发展下去。

为了迎合时代发展需求,胶东手造企业已经开始了在经营模式创新和产品创新上的先行先试。胶东地区位于北和南的交汇处,融合了江浙的细腻文化,粗放中带有细腻,文化体系自成一派,特点鲜明。“在整个山东地区,非常适合产业化的手造产品都是有胶东特色的,例如青岛的草编、威海的海产品、烟台的面食文化等等,都是产业化比较成功的案例。”侍锦说。

在近几年“走黄河、看山东、进胶东”的旅程中,“进胶东”也为侍锦带来了很大收获,侍锦及其团队走进了青岛西海岸新区的“螺钿艺术工厂”,机器抛光、打磨、裁切,经由完整的产业链条到达手工师傅手中组合拼装,一件贝雕产品就可以通过各大平台流水售卖。整个贝雕产品的生产流程既有工艺机械改良,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市场化水平,又保证了贝雕的核心灵魂,创意和手工制作。时尚创意和市场经济的加入让老技艺也焕发了新活力,今时今日,手造已不仅是需要传承的传统文化,更是一门需要创新发展“蓝海”产业。

打造大区域公共品牌

走出胶东手造发展特色

胶东地区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既是人文沃土,也是手造沃土,胶东手造更是拥有潜力无限的产业“蓝海”。针对胶州现有的手造产业,侍锦认为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从整体来看,胶东手造目前还缺少市场性的品牌标志产业,缺少大区域公共品牌,想要更好地传承发展要不断创新改进,代代有传承、代代有创新。

青岛出产的崂山茶,有着中国江北名茶之称,其制茶技艺自清代光绪年间起盛行于崂山脚下,传承至今,成为了如今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崂山绿茶制作技艺。即墨老酒的历史可追溯至4000年以前,历经沧桑、延续至今,成为中国黄酒的北方代表。王哥庄大馒头是崂山面塑最具代表性的传承项目,崂山面塑是崂山地区农村世代相传的手工艺面制品,已有500余年的历史。胶东地区手造文化底蕴深厚,只有整合各类手造资源、加大品牌产品宣传力度,打造出胶东大区域公共品牌,才是传承发展胶东手造、走出胶东特色的最优解。

传承发展、守正创新。沉睡在时光里的手造工艺被时代唤醒,在一代代人心手相传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延续至今的“胶东手造”,正不断注入传统文化的“创新”动力,从深厚的文化脉络中延伸出手造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生命力。(智慧青岛记者 刘爽)

责任编辑:张慕鑫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