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4日讯 2023年1月11日,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团委书记、辅导员吕朋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成为青岛市2023年第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全国第14579例、山东省第1236例、青岛市第157例、崂山区第17例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他为一位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种子”,为生命续航加油。
一次偶然的机会,吕朋在无偿献血活动中,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救助血液病患者,便主动留取了血样,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华骨髓库志愿者。2023年1月11日,是吕朋的生日,在这一天他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2022年末,吕朋接到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筛配型成功。吕朋在惊讶之余没有半点迟疑,当即同意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需要经过初步高分辨检测相合和体检合格后,再注射动员剂,才能进行最终的采集。在此过程中,吕朋加强锻炼、注意饮食,减少外出,每天两点一线,时时刻刻全副武装做好自我防护,只为等待白血病患者需要时能在第一时间完成捐献。
从1月7日开始,吕朋每天早晚都要肌肉注射动员剂、多喝水,因此上厕所成为日常。注射的后两天,腰酸腿胀,晚上难以入睡,经过5天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吕朋终于躺上采集床,5个多小时后,他终于完成了250毫升造血干细胞血液的捐献。第二天上午,得知要进行第二次捐献,他二话不说赶到青岛市中心医院,注射完动员剂后,又捐献了135毫升。两次385毫升“热血”汇聚成了另一个人“生”的希望。“从小到大,周围很多人帮过我,给了我温暖和希望。我希望自己也能够做一些事,让社会更美好。”吕朋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生命的意义。参加工作以来,吕朋已无偿献血13次,共计献出5200毫升,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余博)
责任编辑:孙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