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抑郁症的5大误区、5个症状、5种自救方式……一次说清楚

7月5日晚,知名歌手李玟的姐姐@李思林Nancy 在微博发文表示,CoCo(李玟)于数年前不幸患上了抑郁症,经过长时间与病魔斗争,可惜近日病情急转直下,于7月2日在家中轻生,送院后一直昏迷,经医院团队努力抢救及治疗,最终于7月5日返魂乏术,与世长辞。

这让广大歌迷十分难过和震惊,更有不少网友表示“真的不敢相信,CoCo看起来多么的乐观啊!”

您真的了解抑郁症吗?有哪些常见的症状和误区?预防抑郁症的这些方法,每个人都应该了解。

正确认识抑郁症

这5大误区要避免

1、乐爱笑的人不会得抑郁症?

这是对抑郁症最大的误解。

抑郁症有其诊断标准,也有自己的发生、发展规律,不能简单以人表现出来的个性判断。有些带有抑郁情绪的人把自己抑郁的一面掩饰起来,戴着微笑的面具,让人以为自己生活愉快,使抑郁症状更难被发现。

因为大部分的人对抑郁症都存在刻板印象,觉得患有抑郁症的人都是闷闷不乐、对生活毫无兴趣的。但其实这些都只是抑郁症的症状之一,并不是每个抑郁的人都展现出悲观的状态的。

2、抑郁症不是病,就是矫情?

抑郁症是一种当今社会上常见的疾病!

抑郁症的典型症状是持续性的情绪低落,是一组心境障碍或情感性障碍。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以及失眠等。患者受抑郁情绪的影响,其学习、工作、生活及社会交往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他们自己无法通过意志力控制痛苦,而这种痛苦,健康人无法体会。因此,我们不应该指责或者质疑抑郁症患者,家人、朋友及全社会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心和支持。

3、抑郁症就是焦虑症?

“抑郁症”与“焦虑症”时常会被同时提及,但两者有明显的区别。

一般来说,焦虑的人能量高于常人,主要表现为紧张担心、多思多虑,并出现心跳快、血压高、手抖多汗、坐立不安等症状;而抑郁的人能量低于常人,主要表现为心境低落、想法少、不想说话、活动减少等。如果把焦虑症看得比抑郁症轻,用焦虑担心过多来解释抑郁症的原因,都是误解。

此外,有极少数病情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因病情而导致言不达意、言语内容逻辑混乱,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要给他们贴上“精神病”的标签。这种抑郁情绪经过治疗,可以在几周或几月之后恢复正常。

4、吃抗抑郁药会上瘾,且须终身服用?

抗抑郁药可简单地分为传统的三环类药物、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5-HT再摄取抑制剂如帕罗西汀等新型抗抑郁药。抗抑郁药常见的副作用有胃肠道反应、坐立不安等,并没有成瘾的副作用。

此外,只有重度抑郁发作及复发性抑郁发作需要长期维持药物治疗,更多抑郁症患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科学治疗。抗抑郁药治疗可以分为急性期治疗、巩固期治疗和维持期治疗。急性期治疗需8~12周,巩固期治疗需4~9个月,维持期治疗视患者情况持续2~3年。

5、吃甜食可以控制抑郁症?

尽管吃糖有时能短暂提升情绪,但从长期来看会对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研究发现,吃太多糖会导致身体更容易出现炎症,而与炎症相关的一些激素会导致大脑进入抑郁状态。吃太多糖对体内微生物的影响也是抑郁症的诱因之一,因为有些微生物在糖分较多的环境中“茁壮成长”,生成某些化学物质,使人更易抑郁。

此外,吃糖过多的人还会生成更多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其氧化应激反应更强,更有可能出现胰岛素抵抗和多巴胺失调,这些都与炎症有关。建议抑郁症患者少吃糖,多吃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这样对心理健康更有益。

出现这5个症状

请尽快就医

抑郁症的症状多种多样、千变万化,个体差异很大,大致可以归为以下几类表现↓

1、心境低落

它是最核心症状,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和心态悲观,程度轻重不等。轻度患者会闷闷不乐、缺乏愉快感、兴趣缺失,重度患者会感到悲观绝望、度日如年、痛不欲生。

2、思维障碍

患者常感觉思维变慢、脑子变空,反应慢、记不住事情。思维内容多悲观消极,严重时患者甚至出现妄想等精神类症状,比如因躯体不适而怀疑自己患有重病,也可能会出现关系妄想、贫穷妄想、被害妄想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幻觉,常为听幻觉。

3、意志活动减退

表现为没有意愿和动力做事。比如生活懒散,不愿社交,长时间独处,严重时不顾个人卫生,甚至不语、不动、不食。

4、认知功能损害

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下降或学习费力,总是回忆过去不开心的事情,或者总是想些悲观的事。

5、躯体症状

涉及各个器官,导致患者就诊医院的多个科室。常见症状包括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疼痛(身体任何部位)、性欲减退、阳痿、闭经和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

预防抑郁症的5个方法

每个人都应该了解

1、做好心理准备

正视抑郁症,把抑郁症当做是一场“重感冒”,不要越陷越深,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2、学会沟通

如果有一些压抑的情绪,建议可以多与朋友、亲人沟通,不要闷在自己心里。

3、丰富自己的生活

合理安排生活,放慢自己的节奏与心情,试着通过各种活动来转换自己的心情。

4、增强运动锻炼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在运动中挥发汗水,放松自我,忘记烦恼。

5、做到“三不”

今天不生气,对昨天不后悔,对明天不担心。学会原谅自己,与压力和平相处。

青岛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综合自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央视新闻客户端、“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科学辟谣、观海新闻等

责任编辑:荣潇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