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的染料有毒,深色染料含有甲醛?仿瓷碗甲醛超标,热汤变“毒药”?香菇、白玉菇等食用菌上检测到甲醛......这些说法是真的吗?消费者如何正确购买?青岛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带您了解“无处不在”的甲醛。
鲜艳的衣服有毒?
深色衣服含甲醛?
首先,化合染料虽种类繁多,但其本身没有毒性。其在印染过程中与纺织纤维发生化学反应,达到染色目的,与纤维结合后也没有毒性。印染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都必须遵照强制性标准对产品的品质安全性进行控制和保证,违规使用被禁染料的服装产品是无法出厂销售的。
其次,纺织品里的甲醛通常来源于整理工序中使用的树脂整理剂、柔软剂、固色剂等。目前,纺织行业已经通过采用无甲醛或者低甲醛的整理助剂来逐渐替代含有甲醛的助剂。此外,纺织品在整理过程中也会使用甲醛捕捉剂来有效减低成品的甲醛含量,以达到出厂标准。
纺织品中甲醛的含量在国家标准中也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国家强制性标准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规定:A类纺织品甲醛含量≤20mg/kg,B类纺织品甲醛含量≤75mg/kg,C类纺织品甲醛含量≤300mg/kg;其中婴幼儿纺织产品应符合A类要求,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至少应符合B类要求,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至少应符合C类要求。
建议:
如果担心纺织品中残存的少量甲醛,消费者可以将新买到手的纺织品和服装先进行清洗晾干后再穿着使用。因为甲醛易溶于水,残存的甲醛可以通过水洗而去除。
仿瓷碗含有甲醛和三聚氰胺,
堪称“夺命碗”?
仿瓷碗一般由密胺树脂材料制成,密胺树脂又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通过三聚氰胺和甲醛发生缩聚反应,在高温条件下粘合并热固化形成的树脂。
甲醛、三聚氰胺,这两种物质都是让人谈之色变的毒物,那么家里的仿瓷餐具还能用吗?
其实,质量合格的密胺树脂餐具在正常使用时,不会产生甲醛等有害物质。
正规工厂生产出来的密胺树脂餐具一般都会有一个标识,提示使用温度在-20℃到120℃之间,一般来说,密胺树脂在常温下完全没有毒性。
热汤的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所以可以使用密胺树脂材质的碗盛汤。但不能用来装刚炸的辣椒油,因为辣椒油的温度大约是150℃,在如此高温的条件下会让密胺树脂融化并释放甲醛。
同时还有研究证明,使用仿瓷碗盛装60℃的食醋2小时后,甲醛的迁移量明显增加,因此不建议使用仿瓷碗长时间盛装酸性液体。
建议:
最好在大型商场中购买知名品牌密胺树脂材质的碗,不要购买价格远低于市场价的“仿瓷碗”。正规仿瓷碗的商家一般都会在碗上注有说明标识,按具体成分分为:A1、A3、A5、A8。注意!一定要选择A5或A8的,耐高温的性能会更好。此外,仿瓷碗的使用温度应在-20℃到120℃之间,且不能用以长时间盛装酸性液体。
市面上售卖的蘑菇含甲醛?
是否会危害身体健康?
甲醛根据产生途径又分为外源性甲醛和内源性甲醛两种。外源性甲醛是指人为不当使用或违规手段对商品添加的甲醛。
根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规定,甲醛不得作为食品用加工助剂供生产经营使用,市面上正规售卖的食用菌也都经过监督部门的检测,因此,从食用菌检测出来的甲醛基本上都是内源性甲醛。
内源性甲醛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正常情况下,食用菌经过事前冲洗和高温长时间烹煮,已经基本上被化解消失,即使有微量的残留,也不会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可以放心食用。
建议:
甲醛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化合物,食用菌购买回来后,可以先用流水清洗,将其表面的杂菌和化学农药去除干净,然后放入水中浸泡10分钟,经过清洗浸泡的食用菌甲醛含量明显降低。
此外,甲醛遇热容易被化解,含甲醛的食用菌在烹饪过程中,几乎所有甲醛都会被蒸发,因此享用食用菌时烹煮熟透,就不会有问题。
青岛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综合自科普中国、科学辟谣、人民网科普等
责任编辑:王怡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