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在全省率先建立四级网格工作体系,实现多网合一,打造“全民网格”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1月4日讯 为切实加强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近日,青岛市出台《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网格员队伍规范化建设工作办法(试行)》,在全省率先提出建立四级网格工作体系,规范网格化服务管理和网格员队伍建设,对于提升网格建设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根据《工作规范》,建立“市、区(市)、街(镇)、社区(村)”四级联动的网格化工作体系,市级统筹协调、区(市)融合推进、街道(镇)组织实施、社区(村)具体落实,统筹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融合发展。

《工作规范》提出,将实现网格融合优化,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在着眼发展、方便管理的基础上,统筹考虑辖区面积、人口数量、力量配置等因素,视实际情况,划分网格范围,实现网格化服务管理全覆盖、无盲点。

为实现多网合一、整合资源、提升治理效能,青岛将相关部门设置的多个网格整合为一个综合网格,全力推进网格融合。需依靠网格开展业务工作的相关职能部门,均以此网格体系为基础开展工作。

配强网格工作力量,每个网格应至少配备1名专职网格员。按照专、兼职相结合原则,将网格内有关协辅力量统一纳入网格管理,吸收辖区党员、社区工作者、楼院长、物业职工等进入网格。实行上岗公示,在网格内醒目位置设置公示牌,公示网格长和专兼职网格员相关信息。

健全街道(镇)干部、执法力量、驻地单位下沉网格常态化机制,组建网格工作团队,做到“网格呼叫、街社响应、部门报到”。规范网格工作流程,在巡查走访、首办负责、规范转办、反馈存档、定期调度、通报考核等6方面做好、做实。

强化网格提质增效,将网格“办小事、报大事”和部门“解难事、办实事”结合起来,制定赋权清单,健全责任清单并实施退出机制,推动社会资源、管理权限和民生服务下放。依靠科技支撑,建立网格联系服务群众的信息化工作平台,提高网格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智能化。

同时,要大力推广网格化信息系统“扫码进群”功能,动员广大群众参与网格化服务管理,积极反映治理问题,及时提出工作建议,打造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全民网格”。(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余博)

责任编辑:王逸群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