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精诚”民间手艺人:“老”手艺成为乡村振兴“新”动力

开栏语: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事业的蓬勃发展,城乡传统工艺得到了更大的关注和更好的发展,并以其灵活的生产和就业形式,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活力。一批有眼界、有能力、有闯劲的传承人,在手工艺赋能乡村振兴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推动城乡传统手工技艺技能在新时代焕发新青春、释放新活力、形成新产业,为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黑陶是古老的制陶技艺,诞生于中国新石器时代。在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中均有发现,其中以大汶口文化为最早,距今6000年左右。蛋壳陶是黑陶中的极品,因器壁薄如蛋壳而得名,被世界考古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作”,代表着中国制陶史的最高水平,制作难度系数极高。

53岁的刘锦波出生于胶州制作陶器的世家,自幼受家庭制陶业影响,从20岁开始学习制陶技艺。2000年被胶州三里河遗址出土的蛋壳陶所吸引,放弃了所有的黑陶业务,专一研究失传4000多年的蛋壳陶制作技艺。经历6年反反复复无数次的失败,刘锦波终于在2006年制作出第一件达到出土标准的蛋壳黑陶高柄杯,成功复原失传了4000多年的史前“绝技”,成为中国唯一能手工做出这个厚度的匠人。

蛋壳黑陶高柄杯复制品

“那6年光泥料就用了近20吨,成本来说是不小的一个数目。当时生活在农村,家里面没有什么积蓄,都是靠我对象打工来补贴家用。”期间刘锦波也放弃过很多次,但是在家人、朋友的支持下,他还是坚持下来。蛋壳陶的制作要经历拉胚、修胚、雕刻、抛光、烧制五个步骤,其中最难的便是修胚,这一步成功率不足10%。想要用刮刀细细打磨至1毫米以下的厚度,只能凭借经验手感。“六年中基本上没有12点之前睡过觉,前前后后不知道失败了多少次,才做成功第一件蛋壳陶。”回忆起试验制作蛋壳陶作品的种种经历,刘锦波唏嘘不已。

现在的刘锦波逐渐从实用型黑陶领域转向工艺型黑陶领域,还在胶州孔子六艺文化园开设了自己的黑陶艺术馆。失传四千多年的陶艺技术经过刘锦波及一批批非遗匠人不懈努力下得以破译,并在传统黑陶艺术基础上不断创新,反复打磨提升技术,让这一远古的文化艺术获得辉煌新生。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单件产品到培育品牌,传统工艺延展了生命力,焕发出新活力。在青岛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关于青岛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六艺园孔子学堂的胶州黑陶制作技艺榜上有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土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源,更为乡村文化振兴输入了新动能。胶州黑陶制作技艺以乡村形态为基础,充分发掘传统文化,从中提取乡土元素,为乡村振兴持续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胶州市赋能手工艺,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设计师、艺术家等带动农民结合实际开展手工艺创作生产,培育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体验基地,推动蛋壳黑陶、剪纸、布老虎等非遗工艺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在着力于现代产业的发展的同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并驾齐驱,融会贯通,让“老”手艺成为乡村振兴“新”动力。

乡村振兴需要塑形,更要塑魂。可以窥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振兴乡村,有着一脉相承的坚守:用文化推动产业复兴,用行之有效的产业带动一方家园繁荣富庶。(智慧青岛 徐琳倩)

责任编辑:张慕鑫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