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2月29日讯 今年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在提高群众生活品质上奋力争先。持续扩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
市残联今年将聚焦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助力残疾人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创业、持续做优残疾人托养服务,完成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700户以上,新增安置1600名残疾人就业,高标准建成38处如康家园。
有温度的城市应是一座无障碍之城。着力打造设施齐备、功能完善、信息通畅、体验舒适的无障碍环境,是民生所需,更是一道社会治理的“必答题”。去年以来,聚焦就医、办事、出行等公共场所,市残联积极组织无障碍环境建设促进队现场体验活动,并及时给予反馈督促整改。
“今年我们将积极推动无障碍出行服务、无障碍公益诉讼等工作,积极创建无障碍环境示范城市。”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张艳表示,尤其是做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实行“一户一策”,提高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个性化、差异化服务水平,2024年全市实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不少于700户。
就业是民生之本。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残疾人参加就业既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一环。助力残疾人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创业,青岛市去年积极开展残疾人就业“十大行动”,组织开展增技赋能活动,打造盲人按摩“齐鲁手创·青岛示范店”品牌,截至2023年底,全市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残疾人就业率67.85%。
“今年,青岛将持续推动残疾人就业扩岗提质,全面提升残疾人职业技能水平,打造残疾人就业创业品牌,着力推动2024年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力争新增安置1600名残疾人就业,完成1800人次的职业技能培训,持续打造“齐鲁手创·青岛示范店”“琴屿浪花”文创品牌项目,带动不少于200名残疾人就业。”张艳表示。
还未走进市北区兴隆路街道的“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就已经听到屋内欢声笑语一团。在这里,残疾人小云(化名)不仅找到了一份饰品包装的工作,业余闲暇时间还能跟着“如康家园”的社工们学习唱歌和架子鼓。“在这里,我感到很开心,这里就像是我的家一样。”小云告诉记者。
为持续做优残疾人托养服务,规范提升残疾人托养机构,尤其是如康家园的工作规范性、服务有效性、运行安全性,全市将力争今年上半年,高标准完成38处如康家园建设任务,并高要求开展已建好如康家园的星级评定工作,推动“如康家园”承接“精康融合行动”任务,进一步提升残疾人居家服务规范化水平。(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任晓萌)
责任编辑:孙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