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区“阻”“疏”结合解决电动车违规停放与上楼充电难题

今年以来,即墨区已对60余部电梯进行安装,有效杜绝了电动车上楼停放、入户充电带来的安全隐患。

“为了您的安全,电动车请勿进入电梯。”在即墨区世贸商都小区,一位居民正试图将电动车推进电梯,电梯内亮起了警报灯,并进行了语音提示。这得益于世贸商都小区为电梯安装的“拒阻”系统——一旦有电动自行车进入电梯,监控系统就会自动报警,且电梯门无法关闭,楼层键无法按下,直至电动车退出才可恢复正常。“电动车上楼充电,很容易引发火灾、爆炸。电梯‘拒阻’系统安装后,给我们业主起到了很好的警示、约束作用,能够有效杜绝电动车上楼现象,提升了居住环境的安全性。”通济街道世贸商都小区居民谢解彬说。

要彻底解决电动车上楼问题,要“阻”也要“疏”。

今年,即墨区发布了《关于规范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工作的通告》,规范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行为。同时,即墨区安委办、消安委办联合部署开展了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全区派出检查组1100余个,排查楼座2200余个,检查充换电站120个,整治问题隐患1000余项,开展宣传警示教育1400余场,通过清理“僵尸车”、整治飞线充电、进门入户宣传等方式,引导业主安全停放、安全充电,推动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措施落地。

即墨区通过走访入户、征求群众意见等方式,相关部门制定了针对性建设方案,加强了车辆集中停放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全保障。目前,世贸商都小区在前期190个充电桩的基础上,新增50余个,有效缓解充电难问题。闻馨苑小区物业对电动车、自行车、摩托车统一停放区进行规范管理,停放处外围设有铁栅栏和防盗门,小区业主携带钥匙方可入内,保障车辆停放安全。

“咱们平常一定不能把电动车推上楼,看到别人这么做也要及时制止或者向我们反映。” 和平四区内,即墨区应急管理局志愿者和社区网格员们在广场向市民讲解电动车入户充电危害。日前,即墨区应急、消防、公安等部门联合网格员、物业到辖区老旧小区开展电动车火灾防范宣传,通过发放宣传页、现场答疑等方式,强化电动自行车火灾警示教育,为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加把“安全锁”。(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涛 通讯员 王云瑶 张隽隽)

责任编辑:刘丽娜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