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青岛人 | 青年画家葛琴心:在线条和笔触间探索人和世界

青岛日报2020年11月16日12版

葛琴心:在线条和笔触间探索人和世界

如果你看葛琴心的画,你会觉得她心中藏着两个世界。一组是简单的黑白素描,画的是关于人的群像,画中的人们千姿百态。但你再仔细看,画中人的五官几乎全被抹掉,不少线条画的歪歪扭扭。整幅画看起来个性、简单。而另一组画中,却是鲜艳的充满整个画布的亮色,在红色、绿色、紫色等颜色的包围下,观者的感官被裹挟着奔向画布中被放大的人体五官,一只脚、一双手慵懒的“躺”在画布中央,画的强烈奔放。

如果你从画中认识葛琴心,你会觉得她是两个极端,极端的冷静或极端的疯狂。而当你真的走近她时,这个生于1993年的青岛姑娘,年纪轻轻,说起话来和气温柔,全身最大的叛逆就是被她染黄的头发,你会发现她是个被极端“中和”过的人。葛琴心说:“我是个什么性格都有些的人。也是个游离在各种圈外的人。”在这个女孩心里有一台精度极高的测试仪,她随时随地都在测试人与人之间的链接究竟能到什么地步。而这一切都源于她喜欢画人。

葛琴心有关绘画的记忆,最早能追溯到她6岁刚上小学的时候,“小学水彩画比赛,一群人在操场上画画,我拿了2等奖。”那个时候绘画成了她生命中不可割裂的一部分,而影响她线条笔触的却是生命中的另一部分——青岛的海。

在她的记忆里,所有的故事都和海有关,或者说她所有关于情感的体验都和海有关。她曾和心爱的男孩走在海边,感受寂静中属于彼此的心意相通,她曾和亲密的友人走在海边,感受他人情感里的悲喜,她也曾孤身一人在海边久站,呆呆地望着海空想。以至于多年后,在她的记忆中永远涌动着青岛潮湿的夏天,身上总带着黏漉感,那些她曾迷惑的,记不真切的东西,却在海的流动感中得以弥补。

2020年的夏天,她在青岛参加“2020新声——当代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时,这个不喜欢画景的姑娘却在创作期间画了两幅景物画。一幅关于夏天,而另一幅关于海。关于海的作品,灵感源于她喜欢的一位瑞典艺术家Mamma Andersson,这位艺术家曾在作品“Sunday”中描绘过静谧且神秘似梦的海滩。在看到画的一瞬间,葛琴心觉得海与海之间是相通的。

于是,她想要在过往熟悉的事物与新鲜的事物间寻找相似之处和两者融合的交汇点。在2016年底,她只身前往澳大利亚,在墨尔本她看到了另一片海。但有着黄金海岸线的墨尔本却没能留住这个青岛姑娘的心,她轻描淡写地说了句:“那里的海没有家里的舒服”,而背后却是在澳留学三年拓宽了她情感体验中的另一个领域——学会孤独。

异国他乡带来的无根感和孤独感,让她爱上了坐在街头观察眼前形形色色的人,可无论行经她身旁的人距离她多近,却始终疏于心灵的距离而无法弥补内心的空缺。彼时,撕裂感成了她世界的关键词,周遭的世界动荡嘈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瞬息万变,那些当下的现实和人,却成了她最难抓住的东西。

留澳后第一次回青岛,她在还未降落的飞机上迫切地感受家乡的气息,她猛然间觉得青岛变了。家乡在迅速地发展着,她听到的不只是蛤蜊味十足的青岛话,她去医院甚至都不知道怎么挂号缴费,她去坐地铁看不到在售票机前买票的人。“一切的效率都很高。一切都可以通过手机屏幕去解决和了解。”城市里人人都像一支快要离弦的箭,而她却没有目的。所以,她还是像以前一样,走到街上或到咖啡馆里,去看看大家都在干什么。

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她像是一个身处局内的局外人。一方面她在观察中画着眼前性格迥异的人,试图通过画与他们产生片刻的链接,另一方面,她又游离在所有人之外。“我感觉自己有点奇怪和变态一样盯着人看,但我其实没有在看人,我更感兴趣的是通过人产生的情绪流动,这种情绪是以人作为管道,在我心里产生的。”

所以,在青岛的这片土地上,她并不只是简单地描绘人的外貌,更是对人内心和精神世界进行了探索和捕捉。在她眼中流动于人与人之间微妙的疏离感、陌生感成了她黑白小稿下纷乱的线条。

2020年,她在青岛办过三个画展,参展的大部分作品都和人有关,她参加驻留计划的作品,现在还在SxV大赞当代美术馆中展出。她有时候会从青岛的老城区跑到西海岸,去看驻足在自己作品前的人,“我只是看到他们走走停停,有时候会在一幅画面前站很久。”在这个90后的绘画世界里,她不喜欢被定义,不喜欢极端,她始终站在自我与世界的中间,试着去理解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她甚至记不清自己每幅画的名字,对她而言最重要的永远是画笔下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状态的人。

而当你问她,在画家的眼中青岛是什么样时,她可能会腼腆地一笑。和你讲讲青岛的那片安静的海,和你说说在90后听起来略带点土气的青岛话,带你看看安静的老城区和嘈杂的新城区两种截然不同的岛城气质……而她是站在这些中间静静观察,捕捉青岛不同侧面交汇时产生了怎样磁场和流动的人。(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芝萌)

责任编辑:程雪涵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