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海快评 | 连续上央视,当“青岛好人”成为一种常态

寒风里,青岛的气温越来越低,人们把手缩进袖子,把脸藏进围巾。然而在这个冬日,又分明有一股热流涌动,它来自善良人的心间,源于爱与责任。

这两天,接连有青岛好司机上了央视。

一位是青岛真情巴士K1路公交车司机于义睦。在央视的画面中,于师傅把一名因患脑瘫而无法行动的男孩赫赫抱下了公交车。这一画面背后的故事是,赫赫的母亲每天都带着他坐公交车去医院做康复治疗。因孩子行动不便,又要随身携带轮椅,母子俩上下车非常不便。而这时,就出现了公交车司机背他上下车的暖心一幕。

于师傅

事实上,这样做的公交司机并非于师傅一个人,还有卢振华等几位司机师傅,这是一个车队的爱心传递。他们一起把这件好事坚持了6年。6年前赫赫才8岁,体重也就30多斤,一把就能抱起来,现在快100斤了,抱起来都有些吃力了。但是只要赫赫妈妈还继续带他去医院做康复,只要还来坐K1路公交车,司机师傅们就会一直抱下去。

另一位是青岛地铁集团的小伙官明。近日,他在开车路上,遇到一位老人抱着满脸血迹的孩子。原来,这个一岁左右的孩子被鱼缸划破了脸,身上也有不少伤口。考虑到孩子的伤情,去附近医院路上的信号灯又挺多,他就先拨打了110。在110指挥中心的协调下,他打着双闪连闯4个信号灯,原本20多分钟的路程,仅用了不到8分钟,就将孩子送到医院急诊部。直到孩子父母赶来,他才悄悄离开。

老人抱着孩子求救

像这样的好人好事,青岛其实有很多,以至于人们渐渐习以为常。当然,这种“习以为常”并非熟视无睹、缺乏感动,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于城市的信任,相信在这座城市总会遇见好人。就在前几天,青岛再次入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今年7月,青岛也入选了“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这些,都是非常直观的体现。

于义睦、官明等人或许认为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分内之事”,然而,正因为他们对岗位的敬业、对责任的坚守、对爱心的执着,才最终转化为感动人心、救人水火的义勇之举。他们那一颗颗炽热的心是爱的火把,为这座钢筋水泥的城市增添了更多善意和温情,给千千万万的市民平添了守望相助的踏实感。

这些故事的出现也并非偶然。“青岛好人”的身后有着一整套正在运行的良性机制。无论从公交公司的鼎力相助,还是110指挥中心的全力配合中,都能彰显出来。

对于好人,我们心怀敬意;对于城市,我们满怀热爱。这是我们的生活,这里是青岛。(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评论员 王学义)

责任编辑:程雪涵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