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亩大棚日收百斤!青岛草莓迎来“甜蜜”丰收季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3月7日讯  惊蛰刚过,春意渐浓,青岛的草莓种植园内已是红果飘香。作为全国知名的草莓产地,平度市白沙河街道的草莓大棚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丰收季。在后沙岭草莓合作社内,一垄垄翠绿的草莓植株间缀满鲜红的果实,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果农们穿梭其间,采摘、分拣、装筐,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现在正是草莓品质最好的时候,4亩大棚一天能摘100多斤!”后沙岭草莓合作社社长李国亭向记者介绍。这一高产高效的成果,得益于科学种植技术的全面应用。合作社采用智能化温室管理系统,通过精准控温、水肥一体化滴灌和生物防虫技术,不仅让草莓成熟周期更稳定,还实现了果实甜度、硬度的“双优”品质。此外,合作社引入“红颜”等优质品种,果形饱满、色泽鲜亮,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

白沙河街道作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草莓种植面积超万亩,年产值突破3亿元。近年来,当地以合作社为纽带,推行“统一育苗、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的产业化模式,带动周边2000余户农民增收。李国亭算了一笔账:“合作社每周向商超、电商平台发货超200斤,周末游客采摘量还能翻番。”  

与此同时,草莓产业链不断延伸。深加工车间内,草莓酱、草莓干等产品生产线满负荷运转;电商直播间里,主播们将新鲜草莓销往全国;文旅融合的“草莓节”“亲子采摘游”更是吸引青岛、烟台等地游客纷至沓来,周末日均接待量超千人。

“这里的草莓又大又甜,孩子摘得特别开心!”3月6日,市民王女士一家专程从市区驱车前来体验采摘。据李国亭介绍,当前大棚草莓已进入成熟高峰期,头茬果甜度可达12%以上,采摘期可持续至4月中旬。

丰收的背后,是对品质的严格把控。“我们全程使用有机肥,蜜蜂授粉,物理防虫,草莓摘下来就能直接吃。”李国亭随手摘下一颗草莓向记者展示。目前,白沙河草莓已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并纳入青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马英歌  文/图)

责任编辑:杨小萌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