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风徐徐吹过,青岛市市南区老年大学又一次热闹起来。3月3日,青岛市市南区老年大学迎来了2025年春季新学期。伴随着大沽路校区的钟声,新来的学子们忙碌着登记,久别的老朋友互相寒暄,一派欢乐而和睦的氛围弥漫。课堂内,翰墨飘香,画意盎然,乐声和舞姿交织,构成一幅和谐的画卷。
“60”后教师带领学员们走出自信
“上这个课真好,跟随课程的节奏,我找到了乐趣。”今年70岁的徐桂荣笑着跟记者分享开学第一天的感受,“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天,大家似乎都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早早来到学校。我们的老师,更是早早进入了授课状态。短短一小时,我们已经学会了墨镜走秀的三项动作,自豪感油然而生。”她所参加的班级是时装表演的高级课程,60名学员虽然年龄跨度大,但他们同心协力,携手前行。
当提及如何为新学期做好准备时,徐桂荣笑着分享了她的心得:“我们这个年纪容易发胖,节假日期间走亲访友频繁。我特别注意饮食控制。开学前半月,我会复习上个学期所学内容,并在临近开学时将视频发送至班级群,提醒大家一起复习,收敛心神,为开学做足准备。”
提及授课老师,徐桂荣赞不绝口:“老师授课充满幽默感,动作若有不到位,老师会通过幽默的方式纠正,让我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指导。”时装表演的老师名叫安君波,62岁的他自1996年起便致力于教授中老年模特课程:“这么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深刻感受到,现在的学员们越来越年轻,不仅仅是年龄,更多的是心态。通过形体表演,我尽力让他们找到自信。”
提及这学期的课程安排,安君波告诉记者,这学期他会讲解定位造型,通过站位训练提升学员们的气息和状态。“我始终将快乐作为教学的核心,希望通过形体表演让他们找到自信。”安君波说。
“80”后教师带领学员们乐声飞扬
在声乐班的教室里,80后的杨东岳老师正带领着学员们纵情歌唱《乌苏里江》。杨老师在选择歌曲上格外用心,“我通常一个学期会教授六首歌曲。这学期,我选择了《所有的赞歌都唱给党》《人到中年遇到秋》《和祖国在一起》《思乡情》《春花秋月何时了》等富有深意的作品。”杨老师精心挑选的曲目都寓含深意,“《赞歌都唱给党》这首歌由本地作词家姜世奎创作,推广家乡歌曲的同时,也为了庆祝党的生日。这首歌旋律优美,寓教于乐,融合了新中国成立后多首经典的旋律,充满正能量。”杨东岳的教学不仅限于经典老歌,还包括近年来的流行曲目,“我教授的歌曲不限于美声,还包括民族、流行等多种风格。选择歌曲时,我会考虑是否适合这个年龄段,是否能被他们接受,是否能丰富他们的生活。我尽力涵盖各种音乐元素,让他们保持新鲜感,乐于学习。”
据悉,杨东岳毕业于山东理工大学音乐学院声乐表演专业,后在中国音乐学院进修两年民族声乐,得到阎维文、吴碧霞等老师的指导,自2015年开始在老年大学授课,他认为教学的关键在于让学员们感到轻松,“我不给他们太大的压力,快乐歌唱,让他们在音乐中收获身心的健康。”据了解,在青岛市市南区老年大学,像杨东岳这样的年轻老师还有不少,据市南区老年大学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们越来越倾向于聘请年轻教师。自2019年起,新聘任的9名教师平均年龄为33岁。”
“杨老师似乎能读懂我们的心,跟我们打成一片,比如学校检查卫生时,他会主动拿起地板擦跟我们一起打扫卫生;在选歌方面,选择适合我们唱的歌曲,能调动我们学习的快乐。”学员王捷告诉记者,“我们期待着上课的日子。虽然我们这个年纪退休在家,上有老下有小,琐事繁多,但打扮得漂漂亮亮地来上课,唱歌,与老师和同学们欢声笑语,心情会变得愉悦,生活也因此充满快乐。”
青岛市市南区老年大学将持续秉承“做新时代活力长者,树新征程银龄风范”校训,推出更多优质课程、开展更多特色活动、提供更多暖心服务,让老年人共享改革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责任编辑:尚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