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寻美·青岛西海岸”暨大场镇“十年莓好·共富新程”第十届草莓节正式启幕。草莓节期间,青岛西海岸新区总工会助力乡村振兴“十大行动”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推出“工创文旅”精品线路,组织职工开展采摘游,助力果农增收致富。在大场镇,草莓仅是开年的“第一果”,接下来的“三季”更是令人期待。近年来,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场镇深入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匠心独运地打造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场好品”,培育了大场草莓、水果萝卜、黄心白菜等14类乡土特色农产品,让地标农产品更有辨识度,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
草莓节启幕
“莓”美与共,产业兴旺
作为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镇、山东省农业产业强镇,近年来,大场镇全力提升品质、不断提高标准、聚焦品牌创建,其中以“大场草莓”最为典型,培育出南辛庄等五大生产基地和12个优质品种,亩均效益达8万元,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入选全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高端草莓在大场”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为进一步联合各方力量,加快构建大场草莓全产业链,现场举行了“莓好联盟共建签约仪式”。青岛八正投资有限公司与青岛西海岸新区网络人士联谊会、青岛华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京东等企业签署合作协议。
未来,“莓好联盟”将立足自身有资源优势,在宣传推介“大场草莓”,探索草莓深加工产业的同时,聚焦大场镇农特产品全产业链价值提升,深入推动“产业+供销”融合发展,构建共富共享产业发展新格局。
“莓”满生活,共绘未来
在开幕式上,大场镇还发布了“乡村振兴合伙人首期招募令”,诚邀社会各界企业家、创业者等有志之士,走进大场,合力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乡村振兴服务生态,助力大场镇优质农产品上行、农文旅融合及乡村产业振兴。
据了解,作为该项目主体的青岛八正投资有限公司,是由大场镇8个行政村联合成立的强村共富公司。该公司将对大场镇前河岔村进行整村规划,打造“前河小院”,发展以文旅、商业、科创等为核心的乡村融合产业。
游客进入大棚采摘草莓
值得注意的是,“前河小院”项目以“体验原乡原味”为发展定位,旨在打造集农家美食、亲子研学、民俗文化、农事体验、文化创意、青年创业等于一体的网红乡村IP。针对“乡村振兴合伙人”,将推出创办企业、技术入股、协助招商等合作形式,并提供零租金起步、创业贷款贴息、发展优先权等优惠政策,可谓是干货十足、诚意满满。
随着资本、技术、渠道等关键要素不断注入,产业协同与资源整合的强劲东风,正为大场镇吹开乡村全面振兴的满园春色。
用好一方水“土”,打造一方“特产”
当下,种植技术的创新突破促使草莓产业突破传统边界,通过场景重构催生出沉浸式消费新范式,乡村田野间涌现的多元采摘体验正点燃都市人群对田园生活的参与式消费热情。
在青岛西海岸草莓公社,大场镇精心打造了莓好市集(海洋大集),并设置了莓”好技艺手造区、“莓”好共富好品区、“莓”好风味探索区、“莓”好味觉实验区、“莓”好农夫市集等互动板块,集文化创意、互动体验、美食、农产品展销于一体,一站式解锁草莓节六大体验维度。同时,大场镇还推出“莓”好共富场景体验活动,打造草莓露营区,让市民游客可在其中参与围炉煮茶、掼蛋大赛、趣味运动会等互动体验,收获满满的欢乐时光。
草莓迎来成熟期
此外,为进一步提高品牌知名度,帮助村民拓宽增收渠道,本届草莓节期间,大场镇将持续开展联农带农直播体验活动。其中,“书记带货专场”将由带货村书记进行直播,宣推以场好品为主的大场本地特色农副产品;“云游莓园”将带领网友直播云采摘,讲解草莓的“一生”,宣传大场镇草莓节;“雏雁归乡记”则将搭建以“‘雏雁星火’贯通式培养大学生后备力量试点”为主题的专题直播间,线上帮助大场镇本地农户推介农副产品,宣传介绍大场镇历史文化、草莓文化及拍摄记录大场特色美食制作过程。
在非遗手作中触摸文化肌理,品味从田间到舌尖的时令风味,选购带着泥土清香的匠心农品……草莓节现场,每一处场景都被精心构建成网红打卡点,每一个环节都能让市民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田园慢生活的诗意栖居,深度解码大场镇的“文旅DNA”,收获满满的美好回忆与九宫格素材。
大场镇党委书记孙涛表示,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大场镇将以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项目为突破口,积极推动文旅融合、产镇融合,结合旅游观光、研学拓展、直播推广等元素,放大草莓节、樱花节等活动的辐射效应,不断绘就农旅融合的乡村振兴新画卷,为建设“品质西海岸”贡献大场力量。(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于波)
责任编辑: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