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8日是第78个世界红十字日,是全世界红十字人的节日。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精神,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团结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红十字事业,8日上午,青岛西海岸新区红十字会与隐珠街道办事处联合在双珠路社区举办了以“矢志人道 携手同行”为主题的“红十字博爱周”暨“红十字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启动仪式。区红十字会部分理事、部分镇街、高校和医院红十字会、24个博爱家园、9支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伍、部分红十字团体会员单位的100余名红十字志愿者和会员举旗帜、带徽章、亮身份,参加了启动仪式。

在启动仪式上,志愿者们进行了宣誓,3支红十字专业志愿服务队和1所高校、2家医院、2家银行的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分别与2个社区签订结对协议,拉开了2025年度“红十字志愿服务进村(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景区”主题活动的序幕。区红十字会副会长、党组成员于芳同志做了讲话,隐珠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周菲同志宣布“红十字博爱周志愿服务进社区”公益集市开市。志愿者们在公益集市开展了救护培训、理发,磨菜刀,修理小家电,三捐献宣传,心理咨询,法律咨询、口腔义诊,书法、中医推拿、反诈宣传等十余个项目,服务群众300余人次,深受群众欢迎和好评。



启动仪式结束后,召开了区红十字博爱家园建设现场会,进一步明确了博爱家园建设标准,就提高博爱家园防灾减灾能力和健康促进作用作了部署。


双珠路社区红十字会同步开展了持证救护员培训工作,社区工作人员、楼长代表在社区大讲堂参加了培训,有力推动了红十字持证救护员到社区报到工作。

近年来,在工委管委的领导下,西海岸新区红十字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全区共建成561个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形成了区、镇街、村(社区)、部分经合社的红十字会基层组织网络,实现了基层组织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强到优的华丽转变,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为红十字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有2个社区先后获评全国红十字系统模范单位,建成1个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博爱卫生站以及24个省级博爱家园。2024年,有2个社区被命名为青岛市“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另有6个基层红十字会荣获青岛市基层组织工作创新案例。发展团体会员43个、个人会员8230人,会员数量居全市首位。
区红十字会目前建有志愿服务队伍50支,注册志愿者3780人。在全市率先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行“信用+志愿服务”激励措施的通知》,促进信用和志愿服务合力共进,有效调动和激发志愿者积极性。常态化开展“红十字志愿服务进社区”公益集市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深受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好评。2024年开展特色活动2000余场,服务群众17万余人次,在“中国红十字志愿者网”登记服务时长7.4万小时。总会官网、学习强国、中国信用网、大众日报、青岛日报等媒体刊发稿件100多篇条。2024年,区红十字会获评第33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服务保障工作先进单位、第7届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服务保障工作先进单位。“以‘党建’带‘红建’ 促红十字志愿服务深入基层”案例获评新区特色场景案例。
博爱周期间,全区各级红十字会将广泛开展人道精神宣传、网络众筹、应急救护培训等工作,突出开展“红十字志愿服务进村(社区)”活动,以社区、校区(学校)、院区(医院)、银行“三区一行联动”模式,组织各红十字志愿服务队、高校红十字会、医院红十字会、农商银行与23个镇(街道)84个村(社区)红十字会结对,把红十字各项便民为民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十字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旗帜,跨越国界、种族、信仰,引领着世界范围内的人道主义运动”。长期以来,青岛西海岸新区红十字会致力于人道领域工作,架设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推动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积极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努力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为国奉献、为民造福”的工作目标,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海岸新区实践贡献红十字力量。(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侯亚麒)
责任编辑: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