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条措施加码“信用西海岸”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5月12日讯 近日,《青岛西海岸新区2025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任务》发布,以政务诚信建设、融资增信建设等六大信用建设为抓手,推出30条重点措施,全面构建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引领区创造良好信用环境。

新区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强化政务诚信建设,建立违约行为公开公示机制,从科学决策、信用监管等八大指标开展政务诚信自评,打造“诚信机关”“诚信镇街”示范标杆,推广清欠司法协作“绿色通道”。

聚焦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新区推进“科技-产业-金融”新循环,实施新兴产业专业园区金融服务“川流计划”,探索创新预授信服务模式。新区还加强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推出“党建+信用村”“丰收宝”等特色金融产品,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政府性融资担保机制同步优化,降低小微企业融资门槛。

今年,新区将以信用监管为抓手,构建新型监管机制。创新标后履约评价机制,对参与项目建设的中标企业合同履行情况建立信用记录。

新区首创“豁免+承诺制”审批模式,“豁免清单”涉及的项目无需办理相关审批事项,“承诺制审批清单”涉及的项目可通过承诺书直接办理相关审批事项,也可对部分材料在承诺的规定时间内补齐后,直接通过容缺办理相关审批事项,实现“拿地即开工”。

同时,新区持续开展“青雁归巢”“直播带岗”“春风行动”等系列招聘活动,大力推进“公证诚信进大厅”活动,打造诚信劳务品牌,深化“减证便民”公证服务,推行商户“信用码”分级激励,以信用赋能消费活力释放。新区聚焦教育、化肥、成品油等重点领域构建全周期信用监管,创新农贸市场计量信用分级管理,推动市场秩序规范化。

‌ 新区推广“西海贝”信用积分,在餐饮住宿、家政服务、文化娱乐、养老托育、旅游、体育、教育和培训、居住、数字、绿色、健康等11大领域试点“无押金”服务模式,营造“守信者畅行”消费环境。另一方面,针对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等行为建立跨部门惩戒机制,新区探索对失信被执行人子女入学、社保待遇等领域的联动限制,建立金融、电信、网络跨部门惩戒机制,让诈骗分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黄光丽  通讯员 陈蔚 孙慧)

责任编辑:杨小萌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