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5月16日讯 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青岛市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现场会在城阳区举行,现场交流了各区市新型婚育文化建设工作经验。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初婚初育年龄不断推迟,生育意愿持续降低,在此背景下,青岛构建以“适龄婚育、优生优育、夫妻共担”为核心的新型婚育文化,既是丰富青岛市计生协“2.29 会员活动月暨托育服务宣传月”活动的重要任务,也是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
城阳区作为省级新型婚育文化建设试点项目区域,打造了25处婚育文化阵地,落成全省首个新时代婚姻礼堂,组织“阳光·家和”宣讲团深入社区、企业开展活动,让630对新人在文明简约的仪式中感受幸福,让5万多名群众在宣讲活动中收获知识,为全市新型婚育文化建设树立了标杆。其他区市在新型婚育文化建设中精准施策,也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悉,青岛积极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连续三年将托育服务列为市办实事,打造青岛特色的医育结合托育服务新业态,开展示范创建和典型引导,推动全市托育服务有序快速发展。目前,全市托育机构总数达到895家,托位数总数达到43686个,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21个。(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黄飞)
责任编辑:姚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