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研学活动走进种子博物馆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5月19日讯 “同学们,欢迎来到种子博物馆。坐标北纬36°,这里被誉为‘黄金育种带’。蜿蜒的大沽河穿流而过,青荣城际铁路、沈海高速、胶东国际机场将其环抱其中……”5月16日,即墨区移风店镇种子博物馆志愿者向移风店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们介绍蔬菜种子知识。世界博物馆日(5月18日)来临之前,即墨区移风店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们来到种子博物馆,开展研学实践活动。

移风店镇种子博物馆坐落于青岛国际种都核心区中心区域,主场馆呈“L”型排设,共分为种子篇、枝干篇、茎叶篇、硕果篇四个展厅,集中介绍了省市区三级及国际种都种业情况、优秀尖端种子企业、种子技术、种子设备情况以及围绕各类种子标本进行展示等,内设农业大数据展示分析平台、办公室、接待室,便捷参观者进一步了解园区基本情况、发展前景,并开展研学、授课、路演等活动。

“原来水稻是这样培育出来的。我很喜欢研学的方式,生动的知识让我很容易记得住。”即墨区移风店镇中心小学学生王存睿开心地分享着自己的参观学习感受。学生们看到博物馆里展示的一瓶瓶老种子样本、一株株农作物标本,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声。

“学问不应局限于书本,课堂也不应止步于教室,研学就是行走的课堂,通过带孩子们边看边学,让他们对学习更加感兴趣。”移风店镇中心小学老师程莎说。(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涛 通讯员 张涛 翟晓悦)

责任编辑:姚冲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