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银桥公益”志愿服务品牌建设助推老年志愿服务事业上台阶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5月21日讯 5月20日上午9时,即墨区深化“银桥公益”志愿服务品牌建设会议在通济街道南龙湾村会议室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即墨区老年人体育协会组织,区级领导、相关部门和镇街人员、志愿者代表等约200人齐聚一堂,共同回顾“银桥公益”志愿服务工作成果,部署未来发展方向,推动全区老年志愿服务事业迈向新台阶。

会议议程丰富,彰显品牌建设决心

会议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会上,即墨区老年体协主席孙公瑞全面总结了银桥社会公益志愿服务中心自2016年成立以来的工作成效。他指出,中心始终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秉持“老有所为、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宗旨和志愿精神,在乡村振兴、社会治理、文明创建、文体健身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荣获山东省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等荣誉称号,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

即墨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肖莉在讲话中对“银桥公益”品牌建设给予高度肯定,并对下步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加强宣传动员,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银龄志愿服务意义、成果及先进事迹,吸引更多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二是健全组织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完善志愿者招募、培训、管理和激励机制,打造高素质志愿服务队伍;三是丰富服务内容,结合老年人特点和社会需求,开发更多贴合实际、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项目;四是强化合作交流,加强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合作,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银龄志愿服务发展。

即墨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宝善为银桥社会公益志愿服务队授旗。

会议现场,即墨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宝善为各镇街老体协主席、志愿服务分队长授旗,标志着“银桥公益”志愿服务网络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全区上下协同推进品牌建设的格局正式形成。

工作成果丰硕,三大能力提升凸显品牌价值

回顾过往,银桥志愿服务工作成效显著,集中体现在三方面能力提升:

服务党委中心工作能力显著增强:围绕美丽乡村建设、文明城市创建、移风易俗、健康即墨工程、疫情防控及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开展系列活动。如组织“城市巡防小组”为文明城市创建建言献策,成立移风易俗服务分队深入300多个社区村庄宣传政策,开展免费义诊惠及3600多名中老年人,组织文体展演进基层等,充分彰显了志愿服务的政治担当。

全民健身与文体生活服务能力全面提升:通过实施“百千万”健身骨干培训工程,累计培训健身骨干超4.6万人次;推动“太极拳之乡”创建,实现全区镇街全覆盖;培育48个省市级健身示范站点;组织各类健身交流活动,带动10万余名中老年人参与文体健身,形成了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健康生活新风尚。

品牌社会影响力持续扩大:目前全区老年志愿服务工作者已达2000多人,通过强化队伍培训、典型引领和舆论宣传,利用《即墨老年体育》报纸、公众号等平台传播志愿故事,“银桥公益”成为兼具亲和力与号召力的知名品牌,赢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明确目标方向,四大重点任务擘画发展蓝图

针对未来工作,会议明确了“弘扬核心价值观、秉承志愿精神、发挥老年优势、坚持自愿自主”的基本原则,并部署四大重点任务:

健全组织网络:构建“区中心—专业分队—镇街分队—社区站点”四级志愿服务体系,实现全域覆盖、上下联动。

完善工作格局:形成以组织为渠道、“五老”为骨干、社区为载体、文明创建为目标的协同机制,提升服务精准度。

强化人才与典型培育:加大志愿者培训力度,支持典型项目发展,营造“志愿者光荣、奉献者有功”的社会氛围。

拓展服务领域:引导老年人在基层治理、文明监督、健身辅导等领域发挥余热,实现“老有所为”与“社会所需”的有机结合。

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即墨区“银桥公益”志愿服务品牌建设进入新阶段。会议主持人、即墨区老年体协主席迟建珉表示,未来,全区老年志愿者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务实的举措,持续擦亮“银桥公益”品牌,为建设活力宜居幸福的现代化新区贡献银发力量。(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涛 通讯员 刘迪章)

责任编辑:姚冲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