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取整”计价方式,就是在收费时,将实际产生的费用向上进位到整数。在消费市场中,这种计价方式已渗透至寄送快递、停车、共享充电等多个领域,成为“行业惯例”。这种行为虽然只是在数字上作小小调整,却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向上取整”现象普遍存在
“0.2千克的包裹按2千克收费太不合理了。”近日,家住西海岸新区的魏浩(化名)通过某快递小程序寄出了一个实际重量为0.2千克的包裹,快递员取走后又告知他需补交一笔快递费。他这才知道,这单快递按照2千克的重量结算。
魏浩的遭遇不是个例。张先生在即墨区经营服装生意,单件服装的重量从不到0.2千克至0.9千克不等。“之前合作的快递公司规定,3千克以内为首重,不足3千克的都要按3千克计重,续重以1千克为计重单位。我算了算,公司因‘向上取整’每月要多支出上万元运费。”张先生称,快递公司给包裹称重也较为随意,例如,一件不到0.2千克的T恤,从即墨区发往安徽省亳州市,快递公司却按3.06千克计重,即便这样,实际结算时还要按照首重3千克加续重1千克来收取运费。
目前,快递行业普遍采用“首重+续重”的计费模式。记者登录多家快递公司的官网查询,发现普通快递的计费规则多为首重1千克、续重以0.5千克或1千克为单位,总运费按四舍五入取整数值。有的快递公司未在官网发布详细的计费规则,运费是根据邮寄地点、包裹重量自动生成。“有的快递员乱写包裹重量。”6月底,市民高女士从胶州市向吉林老家邮寄了一个重16千克的快递,但结算重量为50千克。经过数次投诉,快递公司才按实际重量重新计费,退还了70多元运费。
近日,记者打包了6份快递,每份重量均为2.3千克,通过6家快递公司寄往同一地点。其中,1家公司按实际重量计重和收费;2家公司按实际重量计重,费用按四舍五入取整;1家按2.5千克的重量收费;2家按3千克的重量收费。
另外,停车、共享充电领域同样存在“向上取整”现象——
“10点50分,我驾车进入农贸市场地下停车场,2分钟后驶出,扫码显示,停车费按1小时收取,缴纳4元。”近日,市民毕先生驾车误入李沧区的一个停车场,停车计时被“向上取整”。
记者驾车进入崂山区某大型商场地下停车场,驶出时系统显示“停车1小时13分钟,收费8元”。该停车场收费规则为,入场后30分钟内离场免收停车费;31分钟开始计费,不足1小时的按1小时计费(含前30分钟),每小时4元,上不封顶。李沧区某商业广场停车场的计费方式为,首次停车半小时免费,超出时间开始正常计费,以1小时为计费单位,不足1小时按1小时收费。
地铁2号线枣山路地铁站内设有两个品牌的共享充电宝机柜,两个品牌都按“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时。记者又在一家商场里体验了另外两个品牌的共享充电宝,其中一个充电宝收费标准为每小时3元,记者使用了1小时13分钟后归还,实际收费6元;另一个充电宝每小时收费4元,记者使用了1小时2分钟,实际收费8元。
“向上取整”有失公平
采访中,一位快递从业者透露,“向上取整”是行业多年形成的惯例,取整能够简化计费环节,节约时间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而每件快递“向上取整”,积少成多,快递公司能获得不菲的利润。
但这样的“行业惯例”与国家标准相悖。2024年4月起实施的国家标准《快递服务第3部分:服务环节》,对快递计重作出规定:快递服务主体应使用秤、卷尺等计量用具测量快件的实际重量和体积重量,确定正确的计费重量。计费重量以千克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至少1位。其中,续重费用为计费重量扣除首重后的实际值与续重计费标准的乘积。快递服务主体应在提供服务前告知用户计费依据、计费标准或服务费用。
记者从12345·青诉即办今年以来收到的相关诉求了解到,停车收费“以1小时为计费单位”“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费”的做法备受市民质疑,这种收费方式多存在于采取市场调节价的部分公共停车场。反映者普遍认为,这种“向上取整”的收费方式不合理。
“‘向上取整’本质上是有些企业单方面设定的利己条款。”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认为,“以共享充电宝为例,用户使用1小时1分钟即被收取2小时费用,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公平合理定价’的原则,涉嫌侵犯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陈音江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也明确规定,经营者销售、收购商品和提供服务,应当按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明码标价,注明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计价单位、价格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情况。经营者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
“‘向上取整’计量方式使消费者支付了超出实际消费的费用,显然违背了上述原则。即使企业标注了收费规则,但若规则本身显失公平,仍涉嫌违法。”陈音江强调。
优化标准合理计费
山东东润律师事务所律师邹文成认为,“向上取整”无异于缺斤短两,既不合法也不合理,行业主管部门、企业、消费者都应树立“据实收费”的观念,计重、计时必须“有一算一”,形成公平、公正、透明的交易环境。
“无论是快递公司,还是停车场运营商、共享充电宝企业,都应该依据法律法规制定公平、合理的收费标准,在官网、微信小程序等渠道显著公示、明码标价,避免霸王条款。”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建议,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新设备、新算法能够满足科学精准计量需求。企业应加大技术投入,使用更加精确的计重、计时设备和系统。比如快递企业可通过与智能秤连接实现称重数据实时采集,避免人工录入误差;停车场、共享充电宝等领域无须额外投入,仅需调整计时算法即可按分钟结算,提升计价的合理性与准确性,为消费者提供公平交易服务。
“针对快递公司‘向上取整’的计量行为,相关部门应畅通消费者反映渠道,建立快速解决纠纷机制,并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邹文成表示,主管部门可依据投诉量重点排查存在“向上取整”问题的快递企业,依法处理,向社会公示,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国家标准。
“根据2023年4月发布的有关通知,市内四区行政区域内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管理的道路泊位及公共停车场,计费方式主要采取计时收费,以30分钟为计费单位,不足30分钟的按30分钟计算。而其他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停车场,收费标准和计费单位各异。”青岛市政协委员路彤建议,进一步完善公共停车场收费政策,优化政府定价管理停车场的计费单位,规范非政府定价管理停车场的价格行为,采用更加合理的计费单位收费。
消费者应该增强自身的维权意识。陈音江提醒,消费者要仔细查看商家的计费标准和说明,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当发现商家存在“向上取整”计量行为且未提前告知的情况时,要及时与商家沟通协商,要求退还多收取的费用,以维权行动倒逼行业规范。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行业管理部门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