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
28名青岛籍学生圆梦北大,
即将迈入燕园,开启人生新征程;
另一边,
63名北大毕业生走出燕园,
踏上青岛这片沃土,
准备将所学化为所行,
为城市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临近开学,
北京大学青岛校友会
举办“2025年迎新·送新活动”,
2025届毕业生、2025级新生
和校友代表齐聚一堂,
共叙校友情谊,共话未来发展。
燕园情深,青蓝共长。北京大学青岛校友会,2025届毕业生及2025级新生共70余人齐聚一堂,共叙校友情谊,共话未来发展。
“今年是青岛教育的丰收年,也是北大招生的丰收年。”北京大学山东招生组青岛地区负责人介绍,今年北大在青岛录取人数达到28人,创近年新高。录取渠道除常规的本科一批外,还包括竞赛保送、强基计划、物理学科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等,可谓实现了全面丰收。值得一提的是,物理卓越计划旨在选拔有志于冲击世界科技前沿、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人才,面向全国选拔不超过100名考生,来自青岛二中的李沛霖、朱瑞鑫双双入选;北京大学基础医学强基计划在全省共录取3人,其中便有1名来自青岛的考生。在座谈环节,他勉励2025级新生以考入北大作为起点,在燕园畅意追求知识的深度与人生的广度。
28人进北大,这是近十年来人数最多的一届。今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的青岛二中毕业生张峻硕代表2025级新生发言。他以饱满的热情展望即将开始的北大生活,表示将在未来的求学路上努力拼搏、不负众望。他坦言,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心中涌现出一缕轻盈,也感受了一种厚重。“轻盈的,是终于进入了自己从小到大的理想学府,为自己多年的拼搏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份轻盈是目标实现的喜悦,更是对未来无限可能的期盼。而那一种厚重不仅源于北京大学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更是北京大学学生这样的新身份赋予自己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青岛二中毕业生、通过“物理卓越计划”被北大免高考录取的李沛霖也对未来的燕园生活做好了规划:“大学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打好基础;我准备从大一或大二开始做一些与科研相关的比较简单的工作,为以后读博做准备。”
记者采访了解到,从2022年起,北大青岛校友会将迎新、送新一起举办,已成为每年的一项传统活动。今年北大毕业生有63人来青岛工作,是近年来比较多的一年。来青任职的北大毕业生以硕士博士研究生为主,据统计,他们任职方向主要是驻青高校和科研院所。
北大青岛校友会会长袁东亮勉励毕业生秉持北大精神继续奋进,也希望新生们珍惜大学时光,传承北大优良传统。出席活动的北大老学长表示,北大与青岛渊源深厚、联系紧密,校地合作成果丰硕,期待青年校友在青岛这片热土大展宏图,更希望校友会成为联结纽带,推动校地共建创新平台、共育高端人才。
青啤、海尔、海信……从2022年起,每年北大青岛校友会的“迎新·送新活动”都会走进岛城一家大企业,带新校友“沉浸式”触摸城市脉搏。今年,北大校友们走进海发集团,参观了西海岸新区规划展览馆,通过详实的图文资料与前沿的光影技术,身临其境地感受了国家级新区的宏伟蓝图与强劲发展动能,充分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活力与机遇。在东方影都参观时,校友们实地感受青岛影视文化与科技产业的融合发展,近距离感受现代电影工业的魅力与青岛文化产业的蓬勃生机。(青岛晚报/观海新闻/掌上青岛 记者 董真 钟尚蕾)
责任编辑:王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