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上学没空看病,下班放学没处看病,这是许多市民面临的难题。当前,青岛多家医疗机构开设夜间门诊,主动延长就诊时间的创新之举,悄然改变了市民的就医体验,是医疗服务领域的一次成功探索。
从实际效果来看,青岛夜间门诊的开设精准对接了市民需求。以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为例,暑期推出的“儿童保健相关科室夜门诊”,涵盖心理卫生科、中医儿科、皮肤科等多个科室,时间为每天17:00-21:00。家长们下班后能带着孩子前来就诊,避开了白天的高温与就诊高峰,也解决了请假难的问题。据报道,心理卫生科夜门诊一个多月已接诊200多人次。青岛眼科医院北部院区新开设的近视防控夜间门诊,也为发现视力问题的儿童青少年和上班族提供了便捷,利用晚上时间就能错峰看诊。
开设夜间门诊是医疗服务理念的一次革新,其背后有着深刻的民生考量。一方面,它体现了医疗服务“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转变。医院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工作时间,而是主动适应市民的生活节奏,将医疗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夜晚,真正做到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这种对市民生活细节的关注,提升了城市的温度和幸福感。另一方面,夜间门诊使医疗资源在时间维度上得到更合理的分配。以往,医院白天人满为患,医疗资源在高峰时段过度紧张,而夜间则相对闲置。如今,夜间门诊的出现,使患者能够错峰就诊,提高了医疗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让医疗服务更加高效、有序。
当然,夜间门诊的持续优化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如何在不增加医护人员过多负担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排班;如何进一步提高夜间门诊的知晓度,让更多有需求的市民了解并使用这项服务;以及如何完善配套设施与服务,确保夜间就诊的安全性与便捷性。这需要医院在管理模式上不断创新,在人员激励、资源调配等方面下足功夫,也需要政府部门给予政策支持与引导。
小切口撬动大民生。青岛夜间门诊的开设,以细微之处的变化,给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期待这一便民举措能够不断完善,让更多人享受到优质、高效、贴心的医疗服务。(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评论员 鞠培霞)
责任编辑:孙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