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新山东丨从“望卤兴叹”到“卤水生金” 揭秘海化“一水八用”的循环智慧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28日讯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对保障资源安全、推动“双碳”目标实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关键意义。

多年来,海化始终在技术创新上不断突破,其中“一水八用”循环体系,以海水为起点,通过制卤养殖、卤水冷却、提溴、纳滤精制、晒盐、苦卤化工、海水淡化和新能源发电八大环节,将海水综合利用率提升至70%以上。2024年初,“一水八用”成果成功获批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项目,成为行业标杆。

那么,何谓“一水八用”呢?

首先制卤海水被用来放养贝类、鱼虾等海产品,初级卤水放牧卤虫;中级卤水及提取的地下卤水被送往纯碱厂、硫酸钾厂用作化工工艺冷却,代替了淡水资源,减少水资源和能源消耗;化工工艺冷却时吸收了化工废热的卤水送到溴素厂提溴,由于卤水温度提高从而提升溴素提取率;提溴后的卤水送纳滤精制装置,精制后的清洁卤水送纯碱厂作原料和化盐用水,减少了原盐用量;经纳滤精制后的纳滤浓水送到盐场晒盐;晒盐后的废液苦卤回收后先送溴素厂苦卤提溴,提溴后的老卤经复晒提浓后生产硫酸钾、氯化镁等产品;海卤水淡化为企业提供清洁淡水,并将海卤水中氯化钠利用率由30%左右提升至70%以上,实现海卤水资源高效综合利用;利用盐场制卤库水上空间,打造国家级风光储智慧能源示范基地,建设光伏发电等项目。

在渤海湾畔,山东海化的“一水八用”循环体系正重新定义海洋资源的价值。如今,这一循环体系的“智慧内核”正通过国内首家海洋化工中试基地实现迭代升级。

山东海化集团现代海洋化工中试基地,是连接实验室成果与产业应用的“关键桥梁”。中试基地提供原料混合、实验场地、分析检测等全流程配套,可验证小试工艺可行性,规避直接工业化可能面临的工艺、配方风险。目前,液流电池用复合双极板中试项目在此推进,其关键指标达到预期,未来成果将服务海化光伏储能项目,补全“一水八用”新能源环节。

闪电新闻记者 周元玲 报道

责任编辑:吕靖雯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