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9月7日讯 正值孔子博物馆开馆六周年与青岛市博物馆建馆六十周年之际,9月6日,“孔子博物馆与青岛市博物馆联合双馆共建孔子课堂启动仪式”在青岛市博物馆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两馆联合主办,文博界、教育界及非遗传承领域的多位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儒家文化教育品牌“孔子课堂”正式落户青岛。
孔子博物馆专职副书记孔淑娟、副馆长马宁、社教部主任程丽琦,青岛市博物馆党总支副书记赵好、副馆长安小蓓等主要领导出席仪式。
来自青岛第六十一中学、青岛市第二实验初级中学、青岛市实验小学、重庆路第三小学、崂山区松岭路小学等多所中小学校的校领导与教师代表,以及青岛市政协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市级非遗“孔子与青岛的传说”传承人李力共同参与。
中国海洋大学留学生代表、恒星科技学院青年志愿者和崂山区松岭路小学的学生们也来到现场,展现出传统文化传播的代际延续与广泛影响。
仪式在青岛第六十一中学学生志愿者带来的改编歌曲《走进青博》中拉开帷幕,青春的歌声传递出文化传承的活力。
孔子博物馆副馆长马宁致辞表示,“孔子课堂”秉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致力于推动儒家文化走出曲阜、融入各地教育实践。
青岛市博物馆党总支副书记赵好指出,此次合作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号召的重要举措,青岛将以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实现儒家文化与海洋文明的深度融合。
各校领导在发言中分享了将传统文化融入校园建设的实践经验,并表达了对“孔子课堂”共建的期待。
仪式上,孔子博物馆与青岛市博物馆进行了共建授牌仪式,并与各合作学校签署了合作协议,正式授予“孔子课堂”称号。这标志着孔子博物馆首次与地方博物馆实现“馆馆共建”模式,同时“孔子课堂”也首次以体系化形式引入青岛。
此外,孔子博物馆还向学校代表捐赠了《孔子密码》图书,以支持校本课程的开发及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建设。
活动现场,青岛市博物馆小蒲公英志愿讲解员王紫馨表演了古琴独奏《韦编三绝》,以琴音致敬孔子勤学精神;讲解小志愿者们共同朗诵《礼运大同篇》,传达出“天下为公”的文化理想,将活动推向高潮。
孔子博物馆专职副书记孔淑娟宣布《孔子密码》主题研学探索展(青岛站)正式启动。该展览以沉浸式、探索性的方式呈现孔子思想与儒家文化,是“孔子课堂”落地实践的重要载体。
此次合作将通过“博物馆资源包+校本课程开发+沉浸式体验”三位一体模式,构建“曲阜—青岛”文化输送通道,推动儒家文化与青岛本地教育需求有机融合,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发展提供新的“青岛经验”。(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崔燕)
责任编辑:孙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