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9月12日讯 12日,全市数字化赋能应用成果展示现场会在青岛基隆路小学举行。现场会以“数字赋能 智享教育创新成果”为主题,聚焦教育发展关键领域,创新采用“数字化赋能成果大集”的形式,展示各学校教育数字化的探索、实践与创新。参展学校、教师交流互动频繁,实现了优秀数字化应用场景经验的共享,满足了区域、学校、教师的个性化需求,产生了倍增效应。现场同时对“数字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做了解读。

“教师终端将作业发放给学生终端,学生完成作业提交后,系统能够一键评阅,教师可以看到每名学生的完成情况,发现普遍性和个性化的问题,从而可以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提升教学的精准性。”在青岛西海岸一中展位前,学校教师向与会人员详细介绍了“科大讯飞畅言智慧课堂”在学校日常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的应用。智慧化的教学工具减轻了教师负担、更提升了教育实效性。展示环节,青岛电子学校构建的学生综合评价分析平台、崂山麦岛小学展示的智慧纸笔系统等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语文课上,学生“穿越时空”,与数字人李白共同吟诵《望庐山瀑布》,交流分享诗词心得;美术课上,学生海洋主题绘画照片导入到小程序,立刻变得活灵活现、形象生动;学生们举办社团活动,在线上即可完成会议室申请……经验分享环节,青岛基隆路小学师生用情景剧的形式,再现了数字化校园鲜活的日常场景,展示了教育数字化“常态应用”形态。
教育数字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仅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技术革新,更是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育治理等方面的深刻变革。现场,市南区、崂山区、城阳区、西海岸新区、青岛十六中等区市和学校也做了交流发言,分享了各自的数字教育融合创新成果。

教育数字化作为教育现代化的核心驱动力,正在深刻重构教育生态。会上全面解读了《青岛市数字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今后,市教育局将从人工智能教育融合创新、数字化人才梯队培育、教育数据价值深度挖掘、网络安全体系化建设等4个方面发力,以前瞻性布局抢占发展先机,为打造新时代教育发展新范式、建设高水平教育强市谋篇布局。
青岛将围绕“助教、助学、助管、助评”目标任务,积极构建个性化学习环境,推进“因材施教”;构建数字孪生技术赋能教育治理模型,推进城乡优质均衡发展;构建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的素养评估系统,推动教育质量评估从经验判断向数据实证转型。
今年,市教育局将重点加强优质数字资源建设,培育更多数字应用场景。通过购买广大教师评价高、常态用的社会化优质资源,面向全市教师免费开放;建设一批智慧同步课堂,推动全市范围内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应用,通过直播、录播、同步课堂等形式带动优质教育资源跨学校、跨区域共享;通过教育大数据中心建设和智慧校园特色校评选,培育一批示范性强、应用成效显著的数字教育场景,重点培育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助管、助教、助学、助评应用典型,面向全市开放,引领带动全市数字教育发展。
此外,市教育局将持续做好数字化人才培养工程,逐步实现全体校长、首席信息官、骨干教师数字素养培训全覆盖;坚持“普及-拓展-培养”人工智能教育培养主线,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人工智能体验、学习、探究、实践的空间,全面提升学生的人工智能应用能力与核心素养;提升全市人工智能教师的专业水平,打造人工智能高水平教师队伍,加快形成人工智能领域人才高地;最大限度提高教育数字化队伍管理能力、专业水平和数字素养,推动校长、教师教育数字化转型。(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世锋/ 文 韩星/图)
责任编辑:王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