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2027年蓝莓产业总产值突破50亿元
西海岸新区出台加快蓝莓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政策护航破“量升价降”难题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讯 近日,青岛西海岸新区出台《关于加快蓝莓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加快推动蓝莓产业发展提档升级,促进蓝莓产业从规模优势向质量效益优势转型。根据《实施意见》,到2027年,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50亿元,实现亩均增产5%以上,精深加工产值增长10%,“黄岛蓝莓”品牌引领成效显著。
自1999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宝山镇金沟村试种蓝莓、引入蓝莓产业以来,新区发展蓝莓产业已二十余载,“黄岛蓝莓”市场影响力持续提升。如今,西海岸新区蓝莓产业已形成较大规模,种植面积达9.8万亩,年总产值超40亿元,建成全国县域面积最大、产业化水平领先的蓝莓规模化种植基地,被誉为“中国北方蓝莓产业化的摇篮”。
随着国内蓝莓种植技术升级,蓝莓产量增长,价格却连续下调。“当前新区蓝莓产业发展面临‘量升价降’难题。”青岛西海岸新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彭善亮直言。为破解蓝莓产业发展困境,新区起草该《实施意见》,引导产业提档升级,让蓝莓产业成为新区支柱性富民产业。
《实施意见》提出加快蓝莓产业高质量发展重要举措,通过科技赋能、价值提升、机制保障等措施促进蓝莓产业转型。
科技赋能,升级蓝莓产业生产端。《实施意见》指出,要强化资源整合与基础建设,拓展基质栽培、智慧农业等新模式发展空间;整合资源,完善水电路网,全面推广蓝莓种植水肥一体化;完善蓝莓产业大数据平台功能,探索构建“数字平台+智慧平台+AI平台”三位一体网络,通过数字化手段赋能蓝莓全产业链发展。
价值提升,做强蓝莓全产业链。《实施意见》聚焦全产业链延伸,一方面向上发展精深加工,重点引进与培育蓝莓花青素、冻干粉等高附加值产品,推动蓝莓枝叶果渣全资源化利用;另一方面向下强化“黄岛蓝莓”地标品牌,强化市场监管力度,深度融合直播带货、短视频传播、农产品展会等推介资源,并融合三产业态,发展“农业+”,打造采摘研学、休闲观光、文创餐饮等新业态,提升亩产综合收益。
机制保障,高质量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施意见》创新联农机制,推行股份合作、保底分工,有效解决农民种植、销售难题的同时保障共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同时,引进高层次科技与营销人才,大规模培训新型农民和技能人才,并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和绿色防控制度,保障蓝莓产业安全、产品安全与环境可持续。(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凯 见习记者 高小岩)
责任编辑: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