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设计方案披露!太平路31、33号改造项目传新进展

日前,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了《太平路31、33号改造项目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批前公示》。

项目位于历史城区的观海山历史文化街区,包括1处历史建筑(太平路31号)和1处一般建筑(太平路33号)。市南区政府拟组织实施市南区太平路31号、33号改造更新,提升城市品质,推动传统风貌建筑的再利用。



根据《青岛市城市风貌保护条例》《观海山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等要求,本着保护性、原真性和可逆性的原则,以历史图纸、历史照片、现场遗存为依据,对建筑立面材质、色彩、价值要素等进行考据和修缮,实现历史街区品质的综合提升。



设计方案公示显示,太平路31号南立面出入门变化较大,与历史照片比对,有望改造恢复成原貌;太平路33号在西侧沿安徽路一侧,新增了一处出入门,提升了建筑的通透性,整体更加现代和时尚。



此前,青岛市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服务系统曾发布太平路31号、33号改造项目招标计划。项目估算投资216970000元,拟对太平路31号、33号进行改造提升,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筑工程、改造提升工程、安装工程(含给排水工程、强电工程、弱电工程、暖通工程、消防工程)等。



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3071平方米,其中太平路31号建筑面积约9065.83平方米,范围为地下一层至四层,太平路33号建筑面积约24005.17平方米,范围为地下二层至五层。

作为青岛最早的城市道路,太平路被文史学者誉为“青岛的眼睛”,在100多年的时间里,数不清迎来送往了多少过客。位于太平路31号、33号的两座地标建筑,与栈桥“对望”百年,承载了无数老青岛人的美好回忆。



太平路31号为栈桥王子饭店,始建于1911年,由著名德国建筑师库尔特·罗克格、里希特设计,前身为亨利王子饭店,被称为“东亚罕见的旅馆”,号称“东亚第一馆”,百年来,见证了无数名人在此下榻。作为百年建筑,栈桥王子饭店一砖一瓦都充满了历史的记忆,是一座地标式建筑,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历史建筑,文物保护单位”。



太平路33号,曾是1949年12月10日《青岛日报》创刊时的办公地,在此前的主要用途是酒店。这座建筑约营造于1900年前后,是德租青岛早期在海因里希亲王饭店之后建成的另一家颇有规模的酒店。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不久后,这里被用来作为青岛日报社和新华社青岛分社的办公地。1950年代,根据前海建筑的风貌特征样式对建筑屋顶做了改造,由平顶改为红瓦坡顶。1998年11月28日,在旧址拆建基础上,总建筑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的青岛日报社新建办公大楼封顶。这座建筑见证了青岛的百年风华,也见证了青岛新闻事业70多年的发展变迁。2019年,市南区启动对这栋老建筑的利用开发,青岛北服时尚产业园在此运营。



随着设计方案批前公示,太平路31号、33号改造项目又推进了一步。推窗可眺望大海、与栈桥对视百年的这两座建筑,以其绝佳的地理位置而备受关注,尽快启动改造,加快“盘活”步伐,丰富老城区文旅消费市场,打造成为前海一线文旅新地标,是众望所归。

作者|曹森

责任编辑:刘聪聪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