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出手就出手!高速公路上,青岛巴士驾驶员勇救车祸伤者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9月16日讯 “爸,你刚才手都在抖,却还一直跟那个师傅说‘别慌,马上就好’。”9月13日下午4时许,在滨莱高速淄博段,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李沧巴士公司46岁的驾驶员王举涛,凭借千斤顶成功救出一名被困货车司机。这感人的一幕,让刚刚考上大学的大女儿不禁红了眼眶。

当天,王举涛开私家车送女儿去济宁报到,没想到途中遭遇突发事故,而他多年前练就的维修手艺以及平日里在工作中积累的安全应急培训知识,成了救人的关键。

高速突遇险情,公交师傅千斤顶智救被困司机

当天下午4时左右,王举涛驾驶私家车行驶至滨莱高速淄博段时,眼看着一辆拉载苹果的白色轻型货车失控撞向护栏侧翻在地。车头变形,苹果散落一地。意识到事态紧急,王举涛立即将车安全停靠在路边,并让妻子打开车辆双闪警示灯,示意来往车辆注意避让。安排妥当后,他第一个冲向事故现场。

王举涛救人视频截图

靠近货车后,王举涛听到驾驶室里传来痛苦的呻吟。司机是一名中年男子,右臂被变形的车门卡住,额头流血、脸色苍白。“师傅,你别乱动,我会尽力救你出来!”王举涛先趴在车窗边安抚对方情绪,同时快速检查现场,货车没有漏油,后方车辆已开始减速,暂时没有二次事故风险。

当时现场还有五位热心驾驶员在帮忙,“我们试图将车抬起来帮助车内伤者脱困,却怎么也抬不起来”,王举涛回忆。紧急关头,王举涛想到使用千斤顶,恰巧一位热心市民车中备有该工具。

“我得找个受力点,不然车门容易再变形。”王举涛蹲在货车驾驶室下方,仔细观察车架结构,最终将千斤顶顶在车门与车架的衔接处,缓慢摇动摇杆。随着千斤顶逐渐发力,变形的车门慢慢撑开一道缝隙。

“师傅,我拉你胳膊的时候可能有点疼,你忍忍!”他一边提醒,一边小心翼翼地将司机的右臂从缝隙中抽出,随后王举涛想到自己平时所学习的安全应急救援知识,于是就地取材,从货车上找到两条干净的毛巾,一条毛巾将胳膊包裹住,另一条毛巾用来止血。

完成初步救助后,王举涛确认伤者意识清醒,现场也无其他安全隐患。得知已有人拨打急救电话,他便悄悄离开了现场。

“多面手”暖场站,老手艺解同事燃眉急

王举涛的高速救援,并非偶然。在李沧巴士第九分公司,同事们都知道他是个“多面手”,不仅车开得稳,还会修东西,小到公交车座椅,大到场站升降杆,只要他出手,大多能解决。而这手本事,源于他转行前的工作经历。

王举涛加固座椅

在成为一名公交驾驶员以前,王举涛在一家包装设备公司担任组装调试工,每天和螺丝、扳手、千斤顶打交道。“那时候组装一台设备,得精准到毫米,螺丝拧松了不行,拧紧了也不行。”他回忆,为了弄明白一台新设备的原理,他常常加班到深夜,对着图纸拆了装、装了拆,慢慢练就了一身维修技术,还摸清了各类工具的“脾气”,比如千斤顶的受力极限、扳手的使用角度,他都烂熟于心。2021年,他转行成为了公交驾驶员,可这手维修手艺,却没“闲置”。

去年7月份,场站门口的升降杆突然坏了,车辆进出只能靠门卫师傅人工抬杆。正值早高峰,公交车一辆接一辆,门卫师傅累得满头大汗。王举涛下班看到这一幕,主动凑过去:“我看看能不能修。”经过一番检查,发现是升降杆的轴承损坏,于是王举涛自己动手,将新的轴承安装上,成功修好了升降杆。

除了修升降杆,同事们的公交车有小毛病,也总爱找他帮忙。例如,王举涛得知同事王师傅的车后排座椅螺丝松动,乘客坐着不稳,便利用午休时间,拿着扳手上车,先拆下座椅,找到松动的螺丝,拧紧后还特意加了垫片加固。

王举涛工作照

不仅手艺好,王举涛开车也格外细心。遇到老人或行动不便的乘客,他会主动起身扶一把,等对方坐稳了再开车;遇到乘客问路线,他会耐心讲清楚,还提醒“在哪站换乘更方便”。“以前修设备,讲究‘精准’;现在开公交,讲究‘用心’。”王举涛说,不管做什么工作,把该做的事做好,能帮到别人,心里就踏实。

从设备调试工到公交驾驶员,王举涛的岗位变了,但对技术的钻研与助人的热忱始终未变。高速路上的紧急救援,场站里的顺手帮忙,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拼凑出一位普通公交驾驶员的责任与担当。正如他常说:“没啥惊天动地的本事,就是尽自己所能帮一把、搭个手,让出行少点危险、多点温暖。”(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建亮 通讯员 王笑菲)

责任编辑:周晓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