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9月19日讯 18日,被誉为“艺术之船”的“爱达·地中海”号邮轮缓缓靠岸,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百岁老人李女士在儿子姜先生的悉心陪伴下平安返程。从登船时的“专属护航”,到航程中的“细致守护”,再到返程时的“无缝衔接”,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联动各方力量,制定“百岁旅客专属服务方案”,以“青岛服务”为这场跨越世纪的“海洋圆梦之旅”织就全流程保障网,让百岁银发与蔚蓝海岸交相辉映,碰撞出动人的温情画卷。
登轮享“青岛速度”:专属通道打通暖心“第一步”
“原以为老人年纪这么大了,登轮肯定要折腾大半天,没想到在青岛邮轮母港很快就上了船,太省心了!”姜先生回忆起登船场景,眼中仍闪烁着感激。
这份“省心”背后,源于一场为老人“量身定制”的服务接力。为了让百岁老人在登轮时“少跑腿、少等候、少劳累”,当老人抵达码头的那一刻,专属工作人员上前全程陪同。绿色通道优先放行、轮椅无缝衔接,表达祝福的鲜花等等,整套流程在“青岛速度”的加持下变得顺畅又暖心。
海上感“青岛温度”:定制关怀延续港城温情
登轮绝非服务的终点,而是温情延续的新起点。“青岛温度”从码头一直延伸到浩瀚大海。船上,提供了环境更舒适的套房和餐厅,手写了满含诚意的欢迎信,还准备了新鲜爽口的应季水果等等。每一份安排、每一处细节,都浸润着“以旅客为中心”的服务初心。
百岁老人的身影,也成为了船上一道充满活力的特殊风景线。不少游客被老人的精神状态感染,纷纷上前交流、合影留念,好奇地打听这场“世纪旅程”。
“我和爱人也是第一次体验邮轮旅游,之前总想着带家里老人来,却一直顾虑重重,怕行程太累、怕服务跟不上。今天看到这位百岁老人精神这么好,还能轻松享受旅程,彻底打消了我们的顾虑,下次一定带家里老人们都来感受下!”游客张女士笑着分享道,言语里满是期待。
当问起此次旅程的感受,老人更是笑得格外开怀,激动地说道:“很满意,莫耍够(没玩够)!我妹妹今年99岁了,下次我想带她一起来!”一旁的姜先生也深有感触地补充:“说实话,这次旅程让我真切感受到,邮轮旅游和老年人的适配度真的非常高。在这里不用赶行程,能彻底放慢节奏、享受慢生活,而且船上的设施很齐全、服务很周到,娱乐活动老人也能参加体验,全程不用操心,特别适合长辈放松身心。”
从码头的“快速登轮”到海上的“定制呵护”,从政府部门的协同发力到相关企业的积极配合,青岛用“无缝衔接”的服务网络,让百岁老人在碧海蓝天间全然卸下顾虑,安心享受海风与旅程,而这份跨越“岸与海”的关怀,也让“港城温情”随浪花一同荡漾,成为这场“世纪逐梦之旅”最动人的底色。
产业展“青岛热度”:邮轮奏响起势强音
百岁老人的圆满旅程,不仅是一段温情故事,更折射出青岛邮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动。今年以来,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会同口岸、公安、交通、文旅以及海关、海事、边检和港口等单位,携手优化环境、聚力聚势发展,邮轮旅游和产业热度持续提升,交出了一份亮眼的“邮轮答卷”: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将青岛选为离沪首站航线,引领北方市场,单日出入境旅客创1.1万人次新纪录,彰显“青岛力量”的独特吸引力;奢华邮轮“欧罗巴2”号、全球唯一五星红旗邮轮“招商伊敦”号分别带来省内最大的欧洲、美洲游客团,访问港航次数量创历史新高,为青岛邮轮版图添上“国际化”的一笔;复航以来首次实现“蓝梦之歌”号、“招商伊敦”号“双邮轮同靠”,码头的繁忙景象直观见证青岛邮轮产业的复苏活力;“梦想号”来青维修,打破产业边界,实现青岛邮轮维修领域的“零的突破”;全省首个邮轮直供公用型保税仓库启用,成为打造东北亚邮轮船供中心“新引擎”。
未来,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将继续协同各相关单位,着力构建完善“邮轮+”全产业链生态圈,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为中国邮轮产业复苏与创新升级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青岛样本”。(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余瑞新)
责任编辑:吕靖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