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万吨资源顺利注入,青岛LNG成为中石化首个可提供保税返装服务的LNG接收站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9月20日讯 9月20日,6.3万吨LNG资源从位于青岛董家口经济区的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青岛LNG接收站保税仓库顺利注入“科罗尼斯”号LNG运输船,安全平稳完成为期4天的保税LNG返装作业,标志该站正式成为中国石化首个可提供保税返装服务的LNG接收站,对进一步丰富LNG接收站储运设施功能,拓展国际能源市场,增强资源全球配置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LNG接收站通常以“船—管道”模式,将船方LNG资源接卸至储罐,再通过管道将罐内LNG进行气化外输。本次作业则是通过“储罐—船”模式,将保税仓库内的保税LNG资源返装至船内,再运输销售至境外,是天然气分公司创新运用“船气无忧”服务产品的具体实践,不仅能有效促进青岛LNG接收站船、岸双向生产工艺流程升级,而且还实现了LNG资源经营由“海进”到“海出”的功能性突破。

此次LNG装船作业涵盖管道预冷、船舶冷舱和货物装载等多项工艺环节,青岛LNG接收站充分发挥目前国内唯一“双泊位”码头的保税LNG储运终端优势,联合海关、海事、边检等单位成立专项工作组,对“科罗尼斯”号LNG船舶作业进行专业化定制,形成了中国石化首套液化天然气装船工艺方案,为后续相关业务开展探索出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兰星 通讯员 刘大铭)

责任编辑:吕靖雯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