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9月20日讯 今天,2025全国机器人精密减速器与关节创新论坛在青岛开幕。本次论坛由国家减速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办,汇聚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及行业企业的超400位专家学者与代表,共同探讨机器人核心部件领域的最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共绘产业发展新蓝图
当前,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我囯已将机器人产业发展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重点突破机器人核心基础部件和关键技术,实现自主可控。精密减速器与关节作为机器人的“核心关节”,其技术水平和产业化能力直接关系到整机性能与竞争力。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高质量招商引资指挥部办公室执行主任张琳在致辞中表示,本次高端论坛的举办将有力推动青岛机器人产业生态建设。通过集聚全国顶尖行业资源,青岛将进一步完善机器人产业链布局,特别是在精密减速器与关节等核心部件领域形成技术优势,加快构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
全国减速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石照耀强调,标准化工作对产业健康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本次论坛的举办将为青岛参与国家标准制定、引领行业技术规范提供重要契机。
国华(青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广表示,要用汽车产业的逻辑来做人形机器人,真正赋能整个行业。一台汽车的售价在20万元以内甚至10万元左右,无论是工艺还是量产能力,人形机器人产业都要对标汽车产业。作为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链链主企业,国华智能要打造中国北方第一的人形机器人量产基地,未来让青岛不止是全球家电中心,更是全球人形机器人中心。
展现青岛智造实力
在创新产品发布环节,国华智能正式推出全栈自研的智能谐波旋转关节、高精度直线关节及7自由度仿生手臂总成三大系列产品。
三大系列产品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其中,智能谐波旋转关节采用独创齿形设计,扭矩提升15%,重复定位精度达±5弧秒;高精度直线关节推力峰值达9800N,功率密度提升30%;7自由度仿生手臂总成首次实现接近人类手臂灵活度的仿生结构。通过模块化封装和预集成技术,新产品将整机开发周期缩短30%-50%,单台装配时间降低至5-10分钟,大幅提升了产业化效率。
针对行业长期面临的集成难度大、运动性能受限、商业化成本高等痛点,国华智能通过全栈自研模式,构建了覆盖谐波减速器-行星滚柱丝杠-旋转/直线关节模组-机器人手臂的完整技术链条。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创新性地推出谐波旋转关节模组999元起的亲民价格策略,显著降低行业创新门槛。
目前,国华智能在机器人核心部件领域已积累深厚技术底蕴,累计申请发明专利62项,软件著作权58项,主导参与制定11项国家及团体标准。公司与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等百余家客户建立合作关系,产品经过多场景实际验证。
国华智能展位现场设置了专门的技术交流区,与众多行业专家和潜在合作伙伴开展技术研讨和商务洽谈。石照耀、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赵杰等权威专家对国华智能产品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将带动青岛乃至全国机器人产业链的整体升级。
本次论坛为青岛机器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通过搭建高端交流平台,青岛将进一步巩固在机器人核心部件领域的技术优势,加快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为中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岛力量。(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晓峰)
责任编辑: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