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9月30日讯 今天下午,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艳做客民生在线直播室,围绕“以‘数’为擎,向‘新’而行”主题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
主持人:近年以来,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已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资源和创新引擎。市大数据局在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方面做了哪些重点工作?
张艳:数据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要素之一,其价值正在逐步获得全社会的认可。近年来,市大数据局坚持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实施“数据要素×”行动,加快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让数据“有规可循”。青岛市数据条例地方立法目前已经进入合法性审查阶段。制定《数据资源价值评价规范》等标准,发布《公共数据资源社会与经济价值评价报告》。实施数据要素市场发展财政支持政策,引导各方共同参与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二是让数据“好找好用”。我们持续深化数据共享开放,青岛市公共数据开放网累计向市民和企业开放数据目录5600余个,覆盖交通、教育、民政等220余个部门的50亿条数据,让数据资源精准赋能千行百业。加快打造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在家电制造、轨道交通、港口航运等优势领域形成可用数据集159个,青岛华大基因、青岛地铁等3个项目入选高质量数据集先行先试试点,标贝科技、青岛港等4个案例获评高质量数据集典型案例,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三是让数据“有序流通”。发起成立全国首个城市级数据运营协作网“城市运营共同体”,数据要素培育中心、企业首席数据官制度建设有序推进。去年青岛市成功入选国家首批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建设试点,我们围绕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总目标,完成数据流通利用统一底座建设并成功上线,平台已经具备场景互联互通、计量计费、数据产品开发等能力。成功与上海、成都、合肥、广州等城市完成互联互通测试,实现数据产品的“一点发布,全域可见”,截至目前,已接入545家市场主体,上架414项数据产品,助力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欢迎广大企业作为数据流通利用主体接入底座,实现产业上下游数据纵向贯通。
四是让数据“释放价值”。加快推进数据资产入表,目前已有35家企业完成第一批数据资产入表,入表金额超3亿元。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创新企业融资新模式,比如,青岛地铁集团打造“客流预测分析”等数据产品获得民生银行增信6000万元,青岛能源集团“气热一体智慧能源协同管理平台”数据资产获得授信6000万元,青岛城运控股集团“公共交通智慧运营及分析数据集”数据资产获得融资授信3000万元等,灵犀科技有限公司凭借数据资产获得融资授信2590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引导各领域相关企业创新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技术方法,丰富应用场景,研究联合共建、收益分配等创新机制,形成一批有特色的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助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特别需要提到的是,我们正加快推进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场建设,以“1个公共训练场+N个实训场”的建设模式,重点打造通用、康复、海洋三大类训练场景,推动多模态、多品牌机器人走进制造企业“进场打工”,走进养老机构、文娱场所“服务民生”,走进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场景“服役上岗”,也欢迎相关领域的企业、学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参与具身智能训练场建设和应用场景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