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0月18日讯 10月17日,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拥抱不确定”——2025年青岛市中小学生涯教育研讨会在青岛六十七中召开。青岛市教育局家庭教育处处长王秀婷出席本次会议,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胡忠瑜为会议致辞,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生涯规划教研员王萌主持本次会议。各区市和局属学校分管生涯教育干部、生涯规划教研员、生涯规划专兼任教师代表、部分驻青高校师生代表参加本次会议。

近年来,青岛中小学生涯教育走过了从起步探索到系统推进的历程:在生涯教育的工作定位上,从应对高考改革需求走向了平衡学生价值实现与国家人才战略需求的深度求索;在课程建设方面,初步构建了“自我探索、社会理解、决策管理、角色适应”螺旋上升的小初高一体化课程体系;在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稳步夯实了生涯教育的教研机制,持续开展专兼职教师生涯发展指导能力提升活动;在凝聚教育共识方面,帮助家长“读懂生涯规划”促进“孩子多元发展”,组建了中小学教师、高校学者、行业精英、能工巧匠、热心家长共同参与的专业委员会,开展生涯教育的省、市辐射宣传。

在充满变化与挑战的时代背景下,生涯教育也面临着理念更新和路径突破。科技进步、产业转型、社会变迁、突发公共事件等诸多因素构成了世界的不确定性,并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和发展路径,生涯教育如何帮助学生寻找方向、建立韧性、积极适应变化?这成为本次青岛市生涯教育研讨会议的研讨主题。

郑州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王献玲以《向着生涯 积极引领——中小学校生涯教育理论与实践》为题做了主旨报告,她以生涯混沌理论、生涯建构理论为基础,论述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生涯发展的影响以及各学段学校生涯教育的特点和衔接点。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副书记、副院长乔宝刚以《数智驱动生涯教育的逻辑进路——高校实践对中小学生涯教育的启示》为题,系统阐述了数字智能技术在生涯教育中的实践路径,数智赋能生涯教育方面的创新经验。
青岛南京路小学、青岛五十七中、青岛六十七中等学校代表分享了小学、初中、高中生涯教育的实践案例,为参会者提供了丰富的一线参考样本。此外,在圆桌论坛环节中,高校师生代表、中小学生涯教育管理者和教研人员与一线教师共同围绕“迎接不确定性,中小学生涯教育何为”进行观点碰撞,就如何提升青少年生涯适应力达成共识。

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胡忠瑜对参会者提出期待:在后续的生涯教育工作中,第一要强化系统思维,构建更加成熟的一体化生涯教育体系;第二要拓展教育视野,加深对生涯教育新理论、新实践的学习和研究,更新生涯指导方法和策略;第三要提升教师素养,扩大生涯指导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提升全体教师的生涯发展指导专业能力;第四要发挥教联体作用,形成校家社育人合力,让生涯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成长环境之中。

本次研讨会的召开是对《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年)》中“支持普通中小学开展职业启蒙教育”等要求的具体落实,也是推进青岛市生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参会人员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提升生涯发展指导专业能力,优化生涯教育生态,帮助学生以生涯适应力迎接充满复杂变化的未来。(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王世锋)
责任编辑:王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