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各地以片区建设为抓手,打造规划一体、产业联动、设施共享、治理协同的融合发展单元,带动乡村从“一村兴”到“一片强”。
进入冬季,数万只大天鹅从西伯利亚、蒙古等地来到威海荣成越冬,吸引着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打卡、拍摄。
马来西亚游客洪忠贤:“我们来自马来西亚,这边的环境蛮舒服,来这里喂天鹅,天鹅蛮大只,没有看过这么多。”
广西游客陈女士:“希望能跟天鹅近距离投喂一下,也是觉得蛮喜欢的,我们会考虑住下来的。”
这两年,天鹅湖、布鲁维斯号这些网红打卡点为荣成赚足了人气,也让沿海小镇的村庄看到了吃上旅游饭的机会。于是,当地梳理沿线村庄资源,绘制文旅“村情地图”,将东岗、卧龙等10个村庄联合起来,打造“好运成山”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
荣成市成山镇宣传办科员李鲁美介绍:“我们根据各村优势,制定了差异化发展方向。引进山东农旅、威海今天等头部民宿企业,利用5个村140多套闲置房屋建设精品民宿。”
推动一体化运营,当地还在片区内成立民宿发展联盟,由联盟牵头推动各类民宿与动物园、海驴岛等热门景区“联姻”,丰富消费业态,让游客们能留下来,住下来。今年,全镇累计接待游客900万人次,同比增长17%,片区内所有村庄集体收入均突破10万元。
荣成市好运角旅游度假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安宏明表示:“通过片区化打造,把乡村建设与文旅配套深度融合,推动乡村人居环境、公共服务和文旅设施全面提升,让村民真正成为乡村发展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片区示范引领,乡村产业兴旺。临朐的寺头山楂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当地通过“红果·金山里”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统一规划山楂产业。如今片区内8个村庄,山楂种植面积近5万亩。为延长鲜果售卖期,当地还建设了储能7000吨的高标准冷库,以“合作社保底收购 + 仓储兜底”的模式,保障种植户收益。
临朐县广临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史兴林介绍:“我们与镇内其他5家合作社合作,跟片区内的613户山楂种植户签订了收购协议,以每斤高于市场一毛五左右的价格保低收购,全部存入了合作社仓储中心,让片区内的农户户均年增收在3000元以上。”
为让农户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当地培育、招引亿佳食品、晶冠食品等多家企业,让山楂就地变身果干、果汁的同时,带动片区1000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临朐县寺头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园园告诉记者:“我们在片区内大力实施山楂‘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山楂就地转化达到55%以上,目前我们的山楂系列产品占据国内七成以上市场,带动了村民致富、集体增收。”
沿着“产业链”生成“共富链”,眼下,全省各地都在以片区建设为抓手,因地制宜连片规划,探索从“单点振兴”到“全域共富”的乡村振兴有效路径。
责任编辑: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