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干贴心,它们来自未来!青岛借助这个大会,加速布局生活类机器人!

一个月内,两场“同题”大会,青岛对机器人产业的追逐前所未有。

12月25日,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发生“科幻一幕”:入口处测温的是一个AI机器人,开幕前负责迎宾的是身高2米多的机器人,在现场分发材料的是小巧灵活的机器人,在门口扫地的还是机器人!

这是中国(青岛)生活机器人先锋汇的现场。这是中国首个以生活类机器人为主题的产业盛会。会上,中国首个生活类机器人垂直电商平台生机汇在青岛启动,生活机器人产业共同体和生活机器人专家委员会现场成立,近百位机器人产业“第一梯队”的专家学者、投资人和企业家带着智慧现场碰撞、带着基金在青布局、带着项目寻求合作。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发展机器人产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塑造制造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和手段。面向生活类机器人这个拥有广阔想象空间的行业,青岛通过一场大会再深一步,找到了人才、资本、技术和产业“贯通”的新路径。

01、空间巨大,青岛不能错过

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正朝着数字化社会加速转型,融合了人工智能、互联网、先进制造等领域的机器人产业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必争之地”。

机器人是一个拥有巨大想象空间的产业,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应用领域。而生活类机器人包括扫地机器人、迎宾机器人、擦玻璃机器人、早教机器人、炒菜机器人等类型,也被称为服务机器人。

虽然各类机器人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机器人产业整体规模持续增长,服务机器人的市场仍是一片“蓝海”——

统计显示,2019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为94.6亿美元,中国占了其中1/4以上。今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0亿美元。

面对一个市场广阔的产业,不少城市纷纷将目光投向这一领域,青岛也不例外。

在发展机器人产业这条“赛道”上,青岛底气很足。

近年来,青岛依托齐全的工业门类、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丰富的应用场景,青岛以开放的胸怀吸引全球资源,以强劲的势头培育本土企业。目前,世界机器人排名前10的企业中已有6家落户青岛;软控、科捷、宝佳、诺力达、北洋天青、星华智能等本土企业也迅速崛起。

青岛机器人产业的实力已经得到了多项“背书”认可:

2014年12月15日,国内首家“国家机器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花落青岛,青岛机器人产业进入国家布局;

2017年12月,青岛机器人产业集群获科技部火炬中心批设创新性产业集群试点培育;

2016-2018年,青岛国际机器人产业园连续三年获中国工业机械联合会和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共同颁发的“金手指奖 最具影响力机器人产业园”称号……

但要进一步将工业机器人产业的领先优势转变为生活类机器人产业的“先发”优势,青岛还亟待破题。

不过,令人欣喜的是,在生活类机器人的发展领域,青岛的产品和成果已经开始涌现。

在农业无人驾驶作业机器人领域有丰富研发经验的青岛悟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今年春天紧急“转型”,研发制造了符合医疗机构需求的消毒机器人并无偿捐赠到疫情防控一线,成为国内首家进入定点防疫医院隔离区部署无人驾驶消毒机器人的企业。悟牛智能也因此与阿里、腾讯一起上榜工信部认定的在科技支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表现突出的人工智能企业。

全球领先的声学人工智能公司声智科技落地青岛,“AI+”赋能,声控、手势互动的电梯纷纷落地应用;此次大会上,声智科技更是带来了AI数字人红外测温机器人,极大降低了会议举办防疫工作的手续——与会嘉宾不需要测体温甚至不需要驻足,在完全“无感”的状态下,体温监测就完成了。

不久前,科智星机器人带着全球顶尖的研发团队落地青岛,一款可以在凹凸不平的墙面上“伸手”擦玻璃的机器人成功在青面世,青岛的生活类机器人发展又落一子。

青岛有产业优势、有市场需求,深耕生活类机器人产业这片“蓝海”。此次会议在青召开,不仅是对这片机器人产业培育热土的肯定,更将焕发青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新生机。

02、一个会能给一个产业带来什么

今天的这场机器人的“聚会”十分热闹。现场,中国首个外骨骼式机甲机器人进行了歌舞表演,引得小朋友们哈哈大笑;爱乐优膳养大师机器人拥有精通八大菜系的智慧烹饪技艺,让大人们叹为观止;猎豹机器人做出了比金牌咖啡大师手艺更稳定的“豹咖啡”,赢得观众连连点赞……热闹背后,这些产品都来自国内一流机器人企业,向青岛展示了一个广阔的应用未来。

一次大会就是一个资源汇聚的平台。逢盛会,全国生活类机器人产业的领军人物在青齐聚,为青岛产业发展把脉,为青岛借助“外脑”,破题发展增添了智力支持。

面向人工智能、生活类机器人领域,“第一梯队”的科研人员、投资人、企业家都是青岛城市会客厅的“座上宾”。以主题演讲、圆桌论坛等形式,与会嘉宾的话题十分精准地覆盖了青岛产业发展的需求。无论是讨论“用服务机器人让人们生活更美好”还是探寻“机器人的产业生态培育之道”,每一个话题,都是在“手把手”为青岛的产业发展赋能。

深圳安杰信息技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吴方正说,青岛有开放的区位优势,也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所以才能吸引天使联合会带着全国40多只基金来青岛寻找布局的可能性。这样的青岛,与发展机器人产业高度契合。

与会嘉宾没有“挑好听的说”,而是与青岛站在一起,给出了实实在在的建议。金慧丰投资董事长周丽霞表示,青岛发展机器人产业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但赶超深圳等南方城市还需要一段时间。学习的过程就是提升的过程,青岛应该对标深圳的同时因地制宜,加速延长、补齐生活类机器人的产业链,尽快形成闭环。

“客人”给青岛留下的不仅是智慧,还有项目和资金。以姚锦程为例,既是创业者也是投资人,他此行感受了青岛的创业氛围,计划将机器人项目在青岛落地,也有意愿与青岛合作成立投资基金。

一次智力支持显然不够,把“智库”留下来最长久。由澳洲工程院院士于长斌、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生导师孙松林、春光里产业资本集团创始人杨守彬、中国海洋大学海德学院院长董军宇及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李光斗等人工智能领“大咖”组成的生活机器人专家委员会“应运而生”。

而同步成立的生活机器人产业共同体则汇聚了全国各地的机器人研发生产企业以及研究机构,搭建起了常态化的交流平台和对接平台,青岛生活类机器人产业发展添了“智囊团”。

共同体的成果怎么面向市场?会上诞生的中国首个生活类机器人垂直电商平台“生机汇”就发挥了作用。在这里,生活类机器人产品直面市场,有了更多走进千家万户的机会。

通过一场盛会,行业里顶级的智囊团来了,对口的产业资本来了,行业领先的头部企业来了,直接面向市场的电商平台也来了。

要深耕生活类机器人产业,就必须靠资本和人才打通技术、产品和市场之间的“通路”。这正是先锋汇最大的意义所在。

03、这才刚刚开始

一场大会给青岛带来的绝不止是会上的成绩。倾听“第一梯队”的投资人和企业家对青岛的期待,也在某种程度上给青岛的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昌迪资本管理合伙人汪海波有意向将投资的互联网及人工智能项目在青岛落地,而他最看重的是青岛的扶持政策和创业环境的营造。

对此,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在不久前召开的2020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曾做出明确的顶层谋划:青岛充分发挥在大循环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都具有的“双节点”价值,用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加快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和人工智能应用与服务产业高地,并将机器人产业作为打造云计算、芯片、传感器等工业互联网全产业生态的重要内容,通过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设备,搭建国际性机器人产业交流服务平台,集聚优质项目、完善产业链条。

的确,作为人工智能、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的“集大成者”,机器人产业其实是一条很长的产业链。

围绕机器人产业链条建链补链,青岛“上”有盈可润减速器、旭升视觉、智腾微电子传感等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中”有科捷、宝佳、新松等本体制造商和系统集成商,“下”有本地合作及红树林等教育培训机构,已经建起了全链式产业布局,形成了良好的配套发展模式。

这还不够。正如姚锦程所说,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机器人产业对于资本、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的“依赖度”和需求度更高。

用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青岛广邀企业家和创业者,引导创投风投等资本与场景、技术、人才对接互动,找到了打造最适宜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环境的“4+1”发展生态的路径。

这个过程中,青岛在政策制定上可谓“不吝重金”:出台全省首个机器人产业政策,最高一次性奖补2000万元,无论是补贴类型和范围还是补贴数额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日前,政策的实施细则出炉,扶持进入落地“实操”阶段。青岛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研究审议6个人才文件,打出了一套聚才政策“组合拳”。

看见未来,才能走向未来。机器人产业的未来,青岛已经看见了,而且走向未来的路数打法都被证明是有效的,只要坚持走下去,相信未来就在不远处。

作者 | 耿耿    编辑 | 流水

往期精彩内容正在开发,欢迎关注!如果您有意见建议,欢迎发送邮件至qbguanxiangshan@163.com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