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创!青岛港引航站创新“套泊热接”带来千万效益

12月26日讯(记者 宋波鸿)近日,在一场别开生面的海上座谈会上,记者探访了青岛市交通运输局所属事业单位青岛港引航站,走近有“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之称的引航员这一“神秘岗位”。今年,青岛港引航站更是大胆创新,结合港口实际创造有助于提升码头效率的集装箱船舶港池内“套泊热接”作业,初步估算为码头在提升集装箱装卸效率方面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约1406万元。

全年安全引航船舶超2.2万艘

据介绍,2020年1至12月青岛港引航站共计安全引领各类船舶22711艘次,其中200米以上超大型船舶12370艘次,直升机接送引航员819架次。

今年以来,特别是在“外防输入”的海港防疫关键时期,引航站根据市交通运输局疫情防控工作总体要求,成立由站党总支成员和各支部书记、委员组成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和完善疫情防控期间的组织领导和机构保障;在防疫工作中,引航员作为“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率先登船,面临较大未知接触风险,面对复杂严峻的防疫形势,引航站按照防疫工作总体部署,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口岸部门和属地防疫机构的信息联动、联防联控;加强防疫知识培训,培切实完善疫情防控体系、补足知识短板,优化了各项防疫措施。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始至今,引航站全体职工始终保持着高昂斗志,战斗在海港疫情防控工作一线,确保了人员登轮防护和引航服务“双安全”,未发生一例人员感染和船舶引航安全事故。

全国首创港池内“套泊热接”作业

山东港口青岛港作为世界第七大港,拥有世界第一的集装箱装卸效率,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港口作业新纪录。为了进一步提升集装箱码头周转效率,引航站主动担当,大胆创新,结合港口实际制定出有助于提升码头效率的集装箱船舶港池内“套泊热接”作业,效果非常理想。

港池内“套泊热接”作业是指为减少大型集装箱船舶在港靠离泊时间,克服港口进出港航道狭窄仅能单向通航的困难,在出港船舶未离开码头,或者已经离开码头但仍在港池内调头时,进港船已经提前进入前湾港水域准备靠泊的作业,其中,离港船的离泊泊位恰好是进港船所靠泊位或者离港船的离泊泊位占用靠泊船泊位的一部分,此类紧密衔接的靠离泊作业称作“套泊热接”作业,该作业对引航技术要求极高,同时需要码头、船舶和拖轮的紧密配合。据了解,上海洋山港首先在开敞式水域进行集装箱“套泊”作业,但青岛港引航站的集装箱船舶港池内“套泊热接”作业难度更大,在全国属于首创。

“套泊热接”作业是引航站联合青岛海事局交管中心、山东港口青岛港轮驳公司、集装箱码头公司四方协同合作完成的一个引航作业新模式。经过科学论证,项目自4月底开展以来,从重点试验到常态化全面推行,截止到12月共完成“套泊热接”作业198组(396艘次),远超制定的年度业务目标76艘次,初步估算为码头在提升集装箱装卸效率方面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约1406万元,年化指标预计超过3000万元;根据船舶大小不同,可为船公司在节约燃油费、船舶滞期费及提高集装箱运输效率等方面节约成本17至28万元/艘;并且为箱站等交通运输各进出口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间接效益,也为船公司在青岛港增加班次、航线起到重要支撑,提升了港口整体竞争力,产生了可观的社会效益。

当前,由于海港疫情防控检疫要求,国内部分港口不同程度出现了集装箱船舶压港现象,由于实行了港池内“套泊热接”作业,青岛港做到了船舶“随来随靠、完货即走”,加快了码头和船舶的周转效率。2020年12月,经中国报关协会和北京睿库贸易安全及便利化研究中心测评,青岛集装箱口岸营商环境全国第二,引航站的集装箱船舶港池内“套泊热接”作业作为重要助推举措赫然在列。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