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炒蛤蜊 | APP竟模拟全国健康码?这个口子开不得!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评论员 王学义

1月11日晚,有网友在微博上发布信息称,他在谷歌应用市场上发现一款名为“健康码演示”的应用软件。该软件不仅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随意更改身份信息、显示城市地区等,还能自行切换二维码颜色,目前已经有超过1000次的下载量。对此,该开发者登记地所属的杭州市公安局已介入调查。 

众所周知,健康码是疫情之下出入通行的重要电子凭证,以真实数据为基础,一人一码,可有效辨别人员活动轨迹和健康状况。然而,如今健康码居然也能作假,而且是某APP提供的功能,这着实令人不寒而栗。

从网友提供的信息来看,该APP操作简单,打开后直接显示的就是健康码的图片信息。和正规健康码显示页面不同,这款APP右上角有“切换申领人”的选项,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个性化设置,随意更改个人资料信息。姓名、身份证号、健康码省市地区名称,就连健康码的颜色也有绿、黄、橙、红四个选项可随意选择,更改健康码用时只需30多秒。这一消息迅速引发热议。

伪造健康码是极其危险的,也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虽然该APP注明是“健康码演示”,但这无疑给那些想要伪造健康码通行者提供了造假利器。在众多场所人流量大,防疫工作人员不可能对每一个通行者的健康码都仔细核查。一旦有感染者通过伪造二维码进入人群聚集区,后果就将不堪设想。所以,“健康码演示”软件绝不是什么简单的“演示”,而是比一般的病毒还要毒,是给疫情防控大局添乱,对此必须予以严惩。虽然该APP目前已被下架,但对那“超过1000次下载”仍要及时进行有效溯源,防止其传播开来,造成危害。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都不能伪造二维码,这必须成为有一条红线。2020年2月16日,杭州市人民检察院向全市复工企业及员工发出一封公开信,特别提醒失信对待“健康码”可能触犯刑律。2020年4月份,民政部强调,对于故意伪造健康码、躲避检查的人员,各地一旦发现要依法从重惩处。

如果使用伪造健康码的人本身携带新冠病毒,其行为就可能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根据两高相关司法解释,故意传播突发传染病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如今杭州警方已经介入调查。希望尽快查明真相,对“健康码演示”APP的相关责任人绳之以法,以儆效尤。疫情防控又到了关键时期,伪造二维码的口子无论如何不能开。法律该亮剑时就亮剑,严厉追责,以确保警钟长鸣。

责任编辑/王学义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