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医生|97岁高龄做心脏手术,青岛心内科拔尖团队挑战不可能,再刷高龄记录

市立医院心内科专家邵一兵(右二)。

97岁老人突发急性心肌梗死,从入院到血管再通只用了不到60分钟,经治疗老人顺利出院,活到百岁不是梦;84岁老人主动脉狭窄,如果保守治疗两年存活率不到10%,最后决定行经皮主动脉置换术,仅用10分钟让心脏重新有力地跳动起来……60分钟、10分钟,这是心脏内科团队与死神赛跑的时间,每一分每一秒都弥足珍贵。在全市乃至全省范围内,市立医院心脏内科团队抢救的急性心梗人数最多,难度也是最大的;从去年至今,经皮的主动脉瓣置换术已完成31例,手术量在全省位居前列;心内科成为了山东省重点专科、青岛市B类学科,并先后筹建了“胸痛中心”“心衰中心”“高血压诊疗中心”。在市立医院“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上,学科带头人、东院心内一科主任、急诊心内科主任邵一兵荣获“抗疫医师奖”中的“抗疫表现优异管理者”称号。他率领的心内科正朝着集诊断、治疗、康复三位一体的胶州半岛心脏病诊疗中心的目标大踏步迈进。

临危受命我必不负重托

随时处于待命的状态,这是心内科团队的工作常态。邵一兵主任,每个月总会有七八次甚至二十几次在晚上接到急救电话,电话那头是等待救命的心脏急重症患者。能不能力挽狂澜,把患者从生死线上拉过来,他责无旁贷。

今年5月27日,97岁老人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生命危在旦夕。如不及时开通闭塞的血管,严重的会导致死亡。然而,为90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手术有极高风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对手术团队的急危重心脏病的整体救治能力是严峻的考验。直面问题,迎难而上。邵一兵主任带领的急诊冠心病介入团队,通过微创手术20分钟搭起了冠状动脉支架。术后老人胸痛即刻缓解,转入心内科CCU。从患者入医院大门到完成血管再通用时(D-B)约60分钟,这也展现了作为国家级胸痛中心的综合抢救实力。胸痛中心成立三年来,救治近3000例胸痛患者。

直面挑战争分夺秒换“心门”

近五年来,心内科的手术量每年平均增长10%,仅支架植入量就翻了一倍。随着一系列高难度手术在心内科展开,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在这里抢修心脏。

84岁老人在年初出现心梗,后发现主动脉瓣狭窄,6月因心衰再次入院。通过反复考量,邵一兵主任决定不开胸、不做体外循环,为老人更换“心门”。过去手术方案中,光换瓣膜就需要20分钟。现在经皮的主动脉置换术全程只10分钟,其中换“心门”要在心脏停跳的2分钟内完成。这不仅考验着团队配合力,更考验着主刀医生的心理素质。经过术后的治疗,患者已转危为安,身体恢复一切顺利。

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这是经皮的主动脉置换术的优点。其实早在2013年,邵一兵主任在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心脏病院进修时第一次接触了此类手术,回国后一直致力研究,如何让心脏病手术不设年龄门槛。如今,心内科团队已可以独立完成经皮的主动脉置换术,目前全省只有四家医院可开展。

驰援武汉我们随叫随到

面对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邵一兵主任派出了两员大将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其中护士赵蕊成为了第五批援鄂医疗队队员。还记得在新冠肺炎最严峻、防控最吃紧的关键时刻,心内科的全员写下了请战书,一定服从医院安排,随时准备去武汉。

当时通过新闻得知,有新冠肺炎患者出现了心脏问题,邵一兵和同事们都十分关心下一批援鄂队伍什么时候组建。大家纷纷准备好了行李箱,并和领导表达了请战的决心。“需要我们心内科,我们随叫随到。”

不忘初心力求精益求精

目前,东院心内科共有23名医生,平均年龄在45岁,这是一个充满着干事创业决心的团队。如今,有4名年轻的医生已经成长为了独立术者,邵一兵主任也在尽可能地放手,为年轻人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同时成为最坚实的大后方。

从专家到学科带头人,角色在变,但初心不改。邵一兵主任像制定心脏手术方案一般在科主任的领域里力求精益求精。在他看来,科主任要有担当,要善于与医患打交道、协调医护之间的关系等。同时,在亚专业发展方面,又要承担起“开拓者”的角色,为学科发展打开新天地,培养年轻的接班人。即便和理想中的科主任还有距离,但邵一兵自言,“我在边干边学,边学边思考,希望能够把整个科室带好,让大家劲往一处使,一起朝着共同的目标靠近。”

(青报全媒体 记者 于波 通讯员 刘芳)

责任编辑:于波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