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心作文课〡《​兵马俑》等“爱上传统文化”征文选登

本次征文的题目是《__,让我爱上传统文化》。可以写家中一个富有文化味的物品,比如瓷器、老家具等;可以写学会一个礼仪;可以写学会一项技能,如毛笔字、篆刻等。发掘背后故事,抒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赞美。

兵马俑

青大二附小 王宸睿

前些天妈妈去西安出差,参观秦兵马俑的时候,买回一个铜制的兵马俑,我可喜欢了。

这个小兵马俑只有一个巴掌那么大,远不如博物馆中的那么高大威猛,但跟真的陶俑一样,做工非常精致:身披一副厚实的盔甲,看似一名久经沙场的勇猛战将;头顶冠帽,就像一位武官;脸上挂着一抹微笑,像是在运筹帷幄,笑对千军万马……

秦始皇陵里的兵马俑几乎都是按照真人尺寸制作的,平均高度约为1.8米。从这些兵马俑的不同神态、庞大制作数量和复杂手工工艺中,可以得知几千年前古人的制俑工艺技术已十分发达,并且讲究写实精神:这些兵马俑的每一个士兵都是按照当年秦国军队的配置和穿着打扮来制作的;每一个的表情、手势、动作,甚至是发型,都非常真实,无一重复。这种制作工艺即使在现代,也是了不起的成就,更何况是几千年前的古人所使用的,想想就觉得不可思议!

古代的生产技术还非常落后,没有现代化的模具生产设备,但是工艺技术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与之类似的还有非常有名的干将莫邪之剑,我们不得不佩服几千年前老祖宗们的智慧!这一切使我对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和敬佩之意。

那首诗

胶州七中 周卓群

夜深难眠,翻身起床,不知不觉站到窗边,抬眸,已是皓月当空,洒下遍地银霜。睡意全无,思绪万千。月白风清,这月亘古不变,是远在峨眉的月,也是映在苏轼心头的月。皎月银霜衬了周遭的幽,愈是静愈是不安,蓦然一想,那时苏轼的心情也同我一样吧?

看窗外,云卷云舒,惬意无限;听鸟声,清脆响亮,生机勃勃。夏令营只过两天,便有些想家,举头望着皎月,寂寞无眠。皓月相照,月光如水水如天,凉风渐起,孤灯只影,想起几天前看的那首《水调歌头》,苏轼只身一人在中秋佳节,喝酒赏月,暗自怀念家乡,怀念家中的笑语欢声,怅惘过后,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名句。我突然有些明白这种无奈而又强烈的思乡之情。

回家后,再看苏轼、李白的思乡诗词,有的是薄雾如纱的清晨,有的是乍暖还寒的冬日,有的是莲叶亭亭如盖的一方池塘……一角暖阳,一片残云,一座孤桥,渐渐地,我走进了诗人们的心间,走进了诗词的世界,这个世界绚丽多彩,使人迷恋其间。

在这个世界里,我陶醉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气,感慨于“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意境,享受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华丽,欣赏着“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清新,我掬起缕缕月光,照亮远古的路途。

在这个世界里,我与屈原一起高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与李白一起畅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与岳飞一起表白“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我采摘的粒粒星子,指引我前进的方向。

在这个世界里,我看见庄子袖手飘在秋水浩渺的波涛上,屈原披发行吟在江边,李清照倾听着三更蕉雨怅然北望。

悠悠古风,吹拂着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吟诵至今的诗词歌赋闪若繁星,是我国的精神瑰宝。我们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如同细水长流,向未来奔去,不曾停歇。窗外那轮皓月高悬天际,我又捧起了诗词……

国画

53中小学部 高安

还记得我第一次接触国画,是在一个炎热的上午。那天,蝉在树枝上切割阳光,狗在树荫里舔舐阳光,蜜蜂在花朵上针灸阳光,我背着书包跟着妈妈走在去画室的路上,在眉宇间抓挠阳光。

走进画室,一开始我还坐立不安,可是后来就被鲜艳的色彩和舒缓的笔韵牢牢地抓住了。国画老师说:“墨画是国画中的一种,光是墨画就有很多技巧。焦浓重淡清,每一种墨色都是一种不同的体验,用笔不能太轻,否则就太轻猫淡写了,也不能太重,否则就太生硬……”墨画的用笔是一种刚柔结合、恰到好处的体验。如果静下心来看每一幅国画,会发现它和诗词一样,抒发着画家的心情,有激情澎湃的,有细水长流的,有悲哀思痛的……国画还传承了中国五千年间的沧桑轮回,让人回味无穷。

经过老师的一番讲解,我马上就产生了想画一幅作品的冲动,可是老师却让我先画线条。后来我可以画山、水等简单的画,可我觉得太麻烦了就想放弃,老师跟我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让我有了继续学下去的信念。当我终于可以画出一幅作品,发现窗外已是一片火红的秋天了。从此我就深深地爱上了国画。

国画,让我感觉那个夏天不再热;国画,让我爱上了传统文化。我爱国画!

书法

胶州七中 赵心怡

冉冉檀香在温暖的空气里回荡,徜徉于黑白相间的世界里,我愿浸身于墨香当中,用书法来诠释中国的五千年传统文化历史。

很小的时候,我就对书法有一种独特的情感,每每看到电视上的书法家们挥动毛笔写出一个个游云惊龙的毛笔字时,我就会异常激动。今天老师正在讲着关于书法的小故事,听着老师绘声绘色的演讲,我的心仿佛又飘向了历史文化中......

我在历史的长河中徘徊,突然间睁开了眼睛,回到了东汉末年,嚯!这不正是东汉著名书法家钟繇!对于书法学习,他可是非常执着热衷。据说,他曾经在抱犊山读书,为了将书法练好,将山中的石头、树木都写成了黑色。正想着,门外进来两个人,此乃曹操、韦诞是也,他们一同坐下探讨书法。韦诞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许多人十分崇拜他的书法,听说他的手头还有东汉大书法家蔡邕的《笔论》。

紧接着,我又穿越到了秦朝,哈!现在的我,正随着秦朝著名大将蒙恬在外出征。这天,蒙恬正在记录战事向秦始皇汇报。当时人们是用竹签写字,因为情况紧急,竹签笔又用得不方便,蒙恬抬手扶额,苦思冥想,他叫人剪下一些兔毛插在竹管里,做成了一支笔,又用碱水浸泡后去掉油脂。就这样,一支柔顺易用的毛笔诞生了。关于书法的传奇故事,深深吸引了我,让我不由惊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是书法,让我在生活中带着快乐成长;是书法,让我爱上传统文化!(本版主持人: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张译心)

责任编辑:张译心


分享到 分享